终南山下民间宗教情怀实例分析——南五台四天门的百年变迁考析

2020-12-02 08:51:51 作者: 终南山下民间

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经两千多年的长期传播发展,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钟南山的南五台是我国著名的佛经圣地,南五台周边地区的城镇乡村遍布着或大或小规模的佛教场所,聚集了无数虔诚的信男善女佛教的信奉者,在朝拜庙宇敬神拜佛中寄托着自己的精神信仰、表达着自己的宗教信仰情怀。笔者自幼生活在南五台山脚下,目睹了身边众多的老人敬香拜佛的场景,感受到了深入寻常老百姓心中的民间宗教信仰清洁。十多年前,无意间从朋友处得到一些清代光绪年间和宣统年间有关终南山上南五台四天门维修状况的民间资料,通过对部分资料的考证分析以及多次的探访考察南五台和四天门,对四天门一百多年来的变迁情况以及资料本身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有了若干认知。

四天门在佛教圣地南五台的位置

四天门是五台山上的一座汤坊,又称“汤房”,是朝山进香拜佛者往返是吃喝住休息的地方,也是供朝圣者提供汤饭、住宿休息的场所。南五台山下的留村(现在的五台镇),历史上曾经是一处规模宏大的汤坊。

四天门是距离五台山顶峰各个人文景观最近的一座汤坊。四天门以上至大台的自然景观是南五台山最富特色的自然景区。唐诗中不少诗名记叙了南五台这区域的景致:“青猿吟岭际,白鹤坐松梢”,“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势奇看不定,景变写难真”等。近代著名的藏书大家、教育家傅增湘在《秦游日录》里,以一个旅游家的眼光看四天门以上的自然森林景观:“再登四天门,则倾崖雄岖,独秀孤撑。至上方,则排松送青,山花艳发,恍游匡炉、雁荡间,忘其在秦中矣”

清末民间维修四天门的资料考析

笔者从朋友处获得这些资料,十二世纪九十年代初,长安区韦曲镇的老街道在拆迁一座三进深的四合院居民时,从居民的正房房梁上发现的。其中关于四天门的资料有五份(间),主要包括:光绪二十年三月二十日,四天门请会花名册一本;宣统元年六月初三订立的维修四天门合约一份;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吉日立,四天门记出入账一本;光绪二十五年六月吉日立,四天门记出入账一本;光绪二十九年荷月吉日立四天门流水账一本。

这些资料全部是用毛笔在宣纸上或印有红色暗格的宣纸上,分别用线绳在账册的左侧装订成册。其中的出入账、出入钱帐、流水账等分别记载了相应的年份维修和管理四天门的各种收支情况,每笔收支的来源、支出的具体用途金河十分细致详尽。此处,仅对与维修四天门有直接关联的“四天门请会花名册”和“维修四天门合约”座椅解读和考析。

(一)光绪二十年三月二十日,四天门请会花名成册

该册是一本蓝色封皮的名册,名册封皮上贴有红纸黑字的名册标贴,上面从右侧香左侧分三行竖写者写着“四天门 请会花名册成册 光绪二十年三月二十日立”。请会花名成册的首页写道:

闻之修废非沽名,扶衰实义举也。今终南五台山,就有四天门,菩萨及其灵神,有感必应。奈会首多贫寒,香火几不继,愚等甚隐忧焉。故邀四方仁人君子合社人等兴菩萨,恭请壹串钱会,一则菩萨香火有资,必然佑持,二则诸君钱亦生息,堪获厚利焉,真盛世也。

合社人等仝议,共请五十三会,定于每月十二日摇会,逢摇会之日,人到钱齐,过年不候。议定每年四季加会;二月二十五日摇会,五月二十五日摇会,八月二十五日摇会,十一月十二五日摇会。得会之日每人除口食钱一百二十文。

请会花名成册首页中的上述内容中,凡是有“菩萨”这两个字时,均从正常的字行中突出出来,以表示请会成员的尊敬之意。其中的“请会”“摇会”的意思,笔者理解应该是请有关人员参加聚会和宣传动员有关人员参加聚会的意思。首页中的这些文字,目的明确、意思清楚,说明了请会活动的是由、原因、目的、意义和方法、要求,可以看作是请会成员的活动宗旨和活动安排。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