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即将去广州赴任,他在家乡莆田写下一首词,词意真切而感人

2020-12-02 20:56:47 作者: 刘克庄即将去

刘克庄,号“后村居士”,一位《宋史》无传却享有盛誉的宋末文学家、史学家兼词人。他在世之时,宋理宗就称其“文名久著,史学尤精”。可见在时人眼中,刘克庄就因其文史与诗词方面的成就而闻名于世。

刘克庄,福建莆田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卒于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享寿八十三岁。莆田的文化传统、风物山川、名胜古迹、习俗语言,或隐或显地影响着刘克庄的创作,这些因素与他的文学素养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莆田在刘克庄的文学作品与精神世界中呈现为一个复杂的空间。

莆田,自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始属福建路兴化军,太平兴国八年(983)之后为州治所在,这里山川秀美,风俗醇厚。从流行于莆田的“三家两书堂”一句话中就可看出,这里具有良好的文化、学习与教育的氛围。

同为兴化军的北宋文学家蔡襄也无不自豪地说,朝廷科举考试,在全国的郡县中,兴化的录取率也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名列前茅的录取人数很多。刘克庄《和潘侯劝驾韵》亦曰“唐季闽尤多进士,宋兴莆已四抡魁”。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莆田地区科举人才之辈出、人文气息是很浓厚的。

刘克庄成长在莆田、莆田的人文气息和环境赋予了他独特的气质,塑造了他的品格,影响了他的思维,刻画其记忆,乃其生命之根,对他的文学之影响尤为深刻。

刘克庄虽宦游一生、履历丰富,但在他八十三年的生命历程中,有近五十年是在家乡莆田度过的。这是一片养育他的土地,他的文学是在这里的传统中滋养出来的,因而也就天然地打上了莆田的印记。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的一个冬天,刘克庄在家乡莆田接到新的任命,要到广州任广南东路提举常平官,他的好朋友王迈为他饯行送别,送别的地点就在莆田的风亭驿站,刘克庄面对此情此景,写下了一首别具一格的告别词《一剪梅》。

词作完全抛开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传统的伤离别的写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两位志同道合又饱经沧桑的文人间的离别,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旷达、淡泊、真率、自得其乐的性格特点,同时词作也饱含着深沉的忧伤与激越的豪情,原词如下: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倒推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词作开门见山,直接说出送别的场景:原来刘克庄是连夜出发的,这是由词人到广州赴任的时间决定的,加之路途遥远,他不得不连夜出发,以免耽搁了行程。

所以词作开篇描写的是他拿着火把,星夜兼程走了十多里路,来到了风亭驿站,等在十里长亭为他饯行的正是好友王迈。“束缊”,是把乱麻捆起来,做成照明的火把。

“宵行”这个词语的运用,一下子就将日夜兼程与远行辛苦的情状表现了出来。因为这个词是化用了《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一句,而《诗经》中的这首诗本就是一首描写宵衣旰食、远行辛苦的诗篇。

所以从拿着火把连夜出行这样的描写中就可以看出:刘克庄的行程一来时间上紧迫,二来此次赴任对词人来说,路途也也是充满辛苦的。因为此时他已经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了,他当然还要克服体力的困扰。

加之下过雨的原因,路面湿滑,行李沉重,在这样的夜晚骑马行路,马背上的颠簸就可想而知了,这给词人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所以他为了赶路,不得已抛弃了一些行囊,以减轻马匹的承载。

他在抛弃行囊的时候,做出了一个这样的决定:宁可抛弃装衣服的行囊也不将装书的行囊抛弃。书囊里都是他最爱读的书籍,是他平时喜欢得舍不得放手的书,书囊中还有他撰写的书籍,这些书花了他大量时间与精力才完成的,让他抛弃书籍,这样的抉择他是做不出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