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归大河,列郡祈连”这是班固对霍去病的赞誉,表露了霍去病戎马一生的写照。
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很是少有的少年军事天才,他的传奇一生让很多保家卫国的将士们所传唱,17岁跟随舅舅卫青出击匈奴,率八百轻骑奔袭数百里,杀敌两千人之多,更是俘虏匈奴重要首领任务,首发任务就功盖全军,被汉武帝委以重任拜将封侯,赐封“冠军候”,后以其犀利的战法,快速的闪击作战,收复河西走廊,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随后带兵追击匈奴至贝加尔湖境,方才班师回朝,而“封狼居胥”更是最高荣耀,成为后世武将追求的最高理想。
封狼居胥
然而天妒英才,这位少年名将,年仅24岁就失去生命,汉武帝更是悲痛不已,这位年轻骁勇的猛将,真正的打出汉人的威名,就是这样的一位将军,汉武帝更是给他封官加爵,封赏不断,一次,汉武帝为了犒劳霍去病塞外前线的士兵,赐送10车酒肉,然后霍去病不但没有分食士兵,尽然放着不让动,他这样做又是何用意?
放臭十车肉,也不分食少粮的士兵
《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段话:“从军,上遣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外粮不济,士有多饥饿者矣。”啥意思呢,就是塞外从军的士兵,经常出现缺吃少粮,为了犒劳霍去病的军队,汉武帝赐十大车肉食,然而霍去病要求原封不动的还回去,即使肉臭了,都不分给士兵吃。这些话很是批判霍去病不关心下属士兵的生命。
这个时候历史学家吕思勉就更是在《中国民族史》上肯定的批判了霍去病这一行为,霍去病本身沾到皇亲国戚的关系,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汉武帝按关系分配也是他的姨夫,这层关系上,即使不用怎么努力,就可以过上奢侈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体会不到士兵疾苦,所以他很自私的把肉倒掉也不给饿肚子的士兵吃,这是史学家站在所谓的历史记录的角度做出批判的观点。但是有一则酒泉故事,说汉武帝为了犒劳那些击败匈奴的有功将士们,就赏赐了一坛酒,但是酒太少,为了让大家都能喝到美酒,霍去病就将酒倒入泉水里,大家一同共饮,后来就是酒泉的传说,这则小故事可以看出霍去病并不是史学家那样讲的不关心下属。
酒泉
然而历史军事爱好者从中看出了另一层意思。“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的闪电战战术需要
很多军事历史研究都指出,霍去病为啥能多次取得胜利,而且大获全胜的靠的很多时候是快速出击,轻骑的长途奔袭,让敌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被打败,胜利的法宝就是快,直接,凶横,按照现在的叫法就是“闪击战”,速度结束战斗,不给狄然反应和反击的机会。
汉代轻骑
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士兵在饥饿的情况下才会为了生存下去,为了不被饿死,就必须快速的解决掉对手,才能从对手那里得到食物补给,“辎重人众摄詟者弗取……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
匈奴更善骑射,必须闪电出击
这句话就充分表明了霍去病的闪击战的作战方针,要知道在塞外作战,缺水少粮的漠北,如果行军被大量的辎重拖累,会让整个军队被拖垮,而当时的匈奴善骑射,他们对于中原的进犯都是抢完物资就跑,如果带着很多辎重,或拖累行军速度,很难做到闪击歼敌的效果。所以他采取的做法就是在饥饿的临界点激发士兵潜能,轻装上阵,快速解决掉匈奴,然后取食匈奴的牛羊肉。作为军事天才,自然对《孙子兵法》有自己的悟道,兵法云“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