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活得最明白的人:一生3次抵达巅峰,3次归零重启

2020-12-03 00:01:22 作者: 史上活得最明

这时,越王勾践则认为灭掉吴国的机遇已到,便向手下听取相关的灭吴计划。范蠡坚决反对此事,认为时机未到。但建功心切,勾践还是在公元前494年挑起了吴越之战。双方的军队在五湖(今太湖)激烈对抗,以越军的惨败而告终。

勾践狼狈地逃回越国,如果吴国采取了乘胜追击的策略,打得越国只剩下5000名护卫。在后卫的帮助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最后还是范蠡的干涉,越国才被保存下来。

三、急流勇退和三次起步

在范蠡圆滑的外交策略及贡献美女与金钱的诱惑下,吴王夫差接受了勾践的投降,并让勾践到吴国去当奴仆,保存越国的社稷。

成功帮助勾践复仇后,范蠡就主动选择了功成身退。根据《国语》的记载,灭吴归越的途中,他在五湖地区带着西施等人匆匆向勾践辞行,没有踏入越国的国界。

据说,勾践对此极其不乐意,想要以荣华富贵和共同治理国家来将他留下,并用“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来威胁他。不过,他还是偷偷地跑了。

在《国语》中,范蠡后来的足迹就此消失。不过,在司马迁的《史记》倒是可以看到他后来的人生。

范蠡在齐国居住的时候,曾经给知己文种写过书信,建议他早点离开越国,越王迟早都会“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文种认为自己功劳很大,不可能被杀。结果,勾践听信别人的谗言后,将文种赐死。

据说,在齐国飘荡期间,范蠡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鸱夷子皮”,并开始了经商的生活。

他先是与自己的儿子在海边耕作,经过长时间的财富积累和贸易,成为当地的一代富豪。因为这件事,齐国人共同推举他为齐国的宰相。不过,由于看淡了官场,所以他将所有的财富都捐赠他人,然后离开齐国。

《史记》记载,他从齐国迁入陶(今山东定陶,或肥城),两次创业都成为千万富豪,但都将这些财富捐赠出去。所以当地人称他为“陶朱公”,即如今人们祭拜的财神爷。

八十八岁那年,范蠡去世。

结语

从《史记》中可以看出,范蠡离开越国以后,在山东地区游历,并经过自己精明的头脑,成功地三次变成富豪。而当每一次成功了之后,他都选择将自己的财富捐赠出去,然后再重新开始。

这里也可以得知,在他看来,权力和钱财都极有可能会带来杀身之祸,它们都只不过是获取名誉的工具而已,当这些目的达到了以后,他都能够随心所欲地将之抛弃。如果当时他迷恋于越国的权力,那么极有可能会和他的好朋友文种一样,最后被越王赐死。

而他明智的离开,看起来倒是可惜,但却保住了他的性命。自古以来,能功成身退的人真的很少。这种急流勇退的举动值得后人学习。

参考资料

《范蠡生平考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