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李适最后一天:想起一生没有重振大唐荣耀,禁不住泪落如雨

2020-12-03 15:19:35 作者: 唐德宗李适最

唐德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起自己拼尽一生意欲重振的大唐荣耀如镜花水月,不由得泪落如雨。

唐朝是中华文明继往开来的转折点,也是华夏民族悠悠文化的转折点,盛唐之后,华夏文明从外放转入内敛,开始关起门来过小日子。可是盛唐那种博大能容四海,广阔及于万方的气势,叫我们如何不想他。

唐朝男儿勇武豪放,壮志凌云;唐朝女子敢爱敢恨,不让须眉。他们腰跨三尺剑,举杯邀明月,狂呼“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她们穿男装,画浓眉,打马球,喝烈酒,大喊“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煌煌史册,冗繁噪杂。有正史,有野史。正史记载失之于欲说还休,野史记载失之于道听途说。许多历史小白囿于知识所限,不能通读《新唐书》和《旧唐书》,以至于不能了解鲜活真实大气磅礴的大唐王朝,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幸运的是,这个遗憾被《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完美无缺的填补了。这套书是武汉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士承东林仿通俗史写作大家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写的,他一贯秉承“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的写作宗旨,把无趣繁复的正史写的妙趣横生,用词考究,用语诙谐,让人爱不释手,一口气就想读完。想要了解明朝,有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想要了解唐朝,便有士承东林的《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郭子仪#唐玄宗#卢杞收藏

战乱爆发后,李适跟着父亲东征西讨,很快成长起来,李豫当了皇帝,任命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节制天下兵马。宝应二年(763年),安史之乱平定,李适和郭子仪、李光弼等八人一起被赐铁券、图形凌烟阁。凌烟阁是李世民为了封赏功臣搞的光荣榜,李适是第一个以皇子身份上榜的皇室成员,时年李适只有21岁。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代宗李豫驾崩,李适即位,时年38岁。

李适即位后,派人四处打听母亲沈氏的下落。高力士有个养女,一直住在洛阳,对洛阳宫中的掌故非常熟悉。使者以为她就是沈氏,汇报了李适。李适大喜,迎回长安,派旧日宦官宫女一看,年龄样貌差不多,于是都说,这就是沈氏。高氏一开始跟人说,我不是,你们搞错了。但是她越说不是,别人越以为她就是,迎入上阳宫,给她洗脑,你承认了享不尽富贵荣华。高氏心动,乃自言是。

但是高力士养了好多儿子女儿,一个养子见了,生怕连累自己,就跟李适说,这是我姐,不是你妈。李适让高力士一个养孙去找高氏对质。宫禁森严,养孙见不到高氏,就在宫门外大喊,姑姑,你为何坐在刀俎之上,等着砍头啊。高氏说,我也没办法,她们非要我承认。养孙于是将她带出宫门,用牛车拉回了家。李适生怕以后没人给他找妈,下令,弄错无罪。我宁愿受一百次欺骗,也不能错过一次机会。

当时的大唐王朝四分五裂,内有权臣跋扈,外有藩镇肆虐,李适便想重树朝廷威严,重振大唐荣耀。他下了一条命令,唐代宗丧期禁屠,郭子仪的奴仆却违反禁令,偷偷杀了一只羊,被看守城门的官员抓住,汇报了李适。有人说,郭子仪为大唐社稷立下赫赫大功,吃只羊无伤大雅吧。看守城门的官员说,正因为他立了大功,我才向皇帝举报他。皇帝刚即位,正要立威树德,郭子仪德高望重,皇帝以为所有的大臣都是他的小弟,我偏偏不给他面子,让皇帝明白,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不是郭子仪的天下。这样一来,皇帝也就对郭子仪放心了。

郭子仪知道后,专门感谢了这位看城门的官员。

李适对李亨和李豫先后受制于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等人深恶痛绝,所以即位后疏远了这帮刑余之人,重用朝臣,一时气象一新。但是没多久发现,这帮熟读圣贤书的大臣们一个个贪污腐化,营私结党,宦官们于是跟李适说,文官们个个"赃动巨万”,却污蔑我们“浊乱天下”,这不是扯么。李适一听,也是啊,于是懵逼了,不知道该信谁。

李适于是跟他祖爷爷李隆基一样仓皇出逃,诸王、公主和嫔妃不及从者十之七八。半夜跑到咸阳,匆忙扒拉了几筷子饭,赶紧走,身边只有不到五百人保护。当年李隆基出逃,还有三千多人呢。跟在身边的,还有一百多名宦官。经此一变,李适明白了,关键时刻,还是宦官靠得住,能够生死相随。当年李隆基之所以能够安全跑到蜀地,也全靠高力士一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