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从少年天子到成熟帝王,我用了八年

2020-12-04 20:53:02 作者: 朱祁镇:从少

八年,能干什么?明英宗朱祁镇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八年能让一个人长大。

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任皇帝,同时也是明朝第八任皇帝。人家一辈子能当一次皇帝就已经是很牛了,他一生当中做了两次。而两度沉浮,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到牢狱重生的落魄皇帝,他的一生更是是跌宕起伏。

少年天子

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36岁。朱瞻基虽然英年早逝,但他却留下了一个强大的明朝。此时的大明朝,经历了“洪武”、“永乐”以及“仁宣”三大治世,此时的大明王朝国力攀至鼎盛,可谓是国富民强。对内政治清明,百姓安居;对外四夷宾服,万国来朝。

这是朱家人历经五世积累的基业,是汉唐雄风之再现,是我汉家王朝之骄傲。只不过,这一切,是由一个九岁的孩子来继承。

朱瞻基驾崩同年,年仅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改元正统,是为正统皇帝。

正统初年,年幼的朱瞻基虽继承大统,但他却并没有太大压力,爷爷和父亲给他留下了太多的东西。前有大明第一皇太后,朱瞻基的祖母,如今的太皇太后张氏掌舵;后有明朝历史上最为贤能的“三杨”布帆,大明朝欣欣向荣,朱祁镇自然高枕无忧。

然而好景不长,从正统五年到正统十一年,“三杨”去世,此外正统八年,张太后也驾崩离世,大明朝的主心骨一个接着一个离去。重担逐渐交到了朱祁镇身上。

不过,这对于朱祁镇来说,压力并不大。父辈打下的基业是他最大的本钱,虽然祖母驾崩,“三杨”离世,但朱祁镇也已经长大,不再是那么懵懂的孩童。且摄政、辅政全部离世,如今的朱祁镇已没有了“桎梏”,大权在握。

懵懂孩童已经长成了热血青年,满腔都是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少年天子,意气风发。时值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叛乱,朝廷从正统六年至正统十四年,先后出征三次,派遣数十万大军征讨麓川,直至最终平定。

史称“三征麓川”,其最终的终结者就是朱祁镇。仅凭此一项,朱祁镇的武功就足以列入明朝历代皇帝的前列。

这位少年天子的前路,一片光明。

但,朱祁镇毕竟只是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子,且亲政之前,他都生活在祖母、母亲甚至于“三杨”的阴影之下,压抑了太多太多。意气风发的背后,同时也是叛逆青年的鲁莽无知。换句话说,此时的朱祁镇虽有雄心壮志,但却过于的年轻气盛。

这里不得不夸一下《大明风华》里面饰演朱祁镇的张艺兴,此时的朱祁镇少年不识愁滋味,母亲严管下的逆反,急于证明自己的肆意妄为,外加对于宠信的义气用事,他都演绎得可圈可点。

年轻的朱祁镇并没有意识到,“三征麓川”虽然凯旋,但也明朝的衰败埋下了伏笔。当时朝廷的主要精力都被牵扯进麓川战事,瓦剌借机坐大,等到朝廷最终平定麓川,北方草原上已经站起来一个全新的对手。

风霜北狩

公元1449年,这一年是朱祁镇继位的第十四个年头。已经壮大的瓦剌借明朝减少使者赏赐为由,大举南下。而年轻气盛的朱祁镇在接到瓦剌犯边的军报后,决定效仿先祖朱棣、朱瞻基,御驾亲征,征战沙场。

史书上说这里面是宦官王振撺掇的结果,我觉得有些片面。因为大明王朝以武立国,历代帝王大都有战场厮杀的经历。比如太祖皇帝朱元璋,本就是军旅出身。而曾祖父太宗皇帝朱棣从靖难之役到五伐北元,一辈子都是在马背上。至于自己的父亲,那同样也是亲征上战场,征蒙古、平汉王。朱祁镇此时正是热血爆棚,有着亲征想法再正常不过。再者,朱祁镇亲政不久,非常需要大的功绩来立威,来震慑那些老臣,甚至于一直压在自己头上的那座大山——孙太后。

所有王振的耳边风只是促使朱祁镇亲征的一部分原因,更多的还是朱祁镇他自己想要借此来建立功勋。史书上之所以讲过错都放在王振身上,无非是想为朱祁镇开脱。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