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乐安县流坑,人才辈出的千年古村

2020-12-05 23:16:36 作者: 江西抚州乐安

三四百年前,明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到达江西抚州市乐安县西南一处村落时,留下了“其处寰绕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的记载。这处有着“五桂坊”的董氏村落便是乐安县的流坑村。

江西抚州乐安县流坑村。

乐安县位于江西省中部腹地,抚州市西南部。在一片中低丘陵地带,流坑村就坐落在这片丘陵边缘的金鼓峰下。金鼓峰海拔不高,地处于山山脉的西北麓。于山发源于赣南,迢迢千里蜿蜒向上,到乐安的西南处形成了群山环抱的小盆地,村东的东华山可以俯瞰全村, 流坑村就处在四面青山环绕之中。悠悠乌江自西南而来,绕村而过,山水相依,景色宜人。

江西抚州乐安县流坑村。

在隋唐之前,这是一片荒土,杂草丛生,少有人烟。直至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 —942年),董氏祖先自乐安县东北的宜黄县徙居此地。流坑村方圆3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地势平坦开阔。据村中族谱记载,董晋第八世孙董合与其祖父董清然的墓田共有1300亩,八口鱼塘,寺院若干。徐霞客赞其为“万家之市”。据族谱记载,董晋第八世孙董合与其祖父董清然的墓田共1300亩,鱼塘八口,并建有寺院,足见当年村落气派。虽经数次兵燹战乱,但村民复归重建,村落历经千年而久盛不衰。

江西抚州乐安县流坑村。

1000多年的历史带给流坑无限的内蕴,全村以董姓为主,少许曾姓、何姓相间。村中人尊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认唐代宰相董晋为他们的先祖,南唐董合是流坑董氏的一世开基祖。历经沧桑几经战乱,才形成了如今村庄面积3.61平方公里、800余户4000余人的大村落。在千年历史中,前500年耕读文化融入全村,后500年流坑走的是亦农商亦耕读之路,靠竹木贸易成为富甲之地。看上去平淡安然的村庄,却在过去的几百年辉煌之中涌现了众多的状元、进士、举人。北宋初年,董合的太孙、流坑董氏的第三代子孙董文广,积极兴教办学,培育子弟。两宋期间(960 —1279年),流坑人才辈出,仕宦繁盛,董氏一族就出了26名进士;宋、元、明三朝流坑人中进士多达33人,文、武状元各一名。官职上至宰相、司徒、司空、师保、尚书、侍郎,下到知府、知县、主簿的流坑人多达200余人。董氏还出了两名御医和多名理学、教育、文学、武术、书法、建筑以及经商等方面有造诣之人。农村中私塾、学馆历朝不断,明万历年间有26所,清道光年间达28所,可见流坑村文风之盛。

江西抚州乐安县流坑村。

宋景祐元年1034年,董文广的侄子董洙、董汀、侄孙董仪、董师德、董师道一门五人同时考中进士,一时成为董氏家族的骄傲,在全村成为佳话。族人为此在村中建起了显示殊荣的“五桂坊”,一门同族同时5人考上进士,这在中国历史上也实为罕见,难怪族中人如此兴奋鼓舞,建坊纪念。流坑董姓家族科名之众,儒宦之盛,爵位之崇,是抚州其他王(安石)、曾(巩)、乐(史)、晏(殊)家族所不能比及的。

江西抚州乐安县流坑村。

流坑原名白泥塘,村子处于恩江的北岸、河道的拱背处。恩江从群山中自东往北再向西流,三面环水,一面背山,被当地人称为“活水排形”。董燧就在西南方人工挖掘了沟池,绵延如龙,南方人工挖掘了沟池,绵延如龙,故名“龙湖”。湖水与恩江水连成一体,在村庄东侧沿江北岸种植了大片绵延至牛田镇的香樟,浓荫覆盖数里,风景宜人。董燧还将村落内部辟出“一纵七横”八条巷道,加上密如蛛网的小巷与之贯通,规划出了“横补直泄,补泄相济”的古老风水原理。卵石铺地的巷道边建有民宅,巷侧有排水沟道,雨水及生活污水均可由此排入龙湖。巷头巷尾都建有巷门、望楼,用于关启防御,战时即为守望碉楼。整个村落外有恩江、龙湖环绕,内有村墙门楼,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形成一个规整有序的布局。经过董燧的规划,流坑的布局井然有序,环境防御有所提高,全村大致按房、宗、支居住,如今的村貌也基本一如其旧,承接这位先人的余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