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句古语箴言,句句经典,读懂受益匪浅

2020-12-07 11:17:44 作者: 10句古语箴

6、 身之不俭,断不能范家。家之不俭,必至于累身。——汪辉祖《佐治药言》

如果自身不节俭,是不可能起到模范治家作用的;一个家庭若不节俭,则必定会累及自身。

古语有云:“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意思是节俭就会有节制,有节制则百善都会兴起来;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则百恶都会爆发出来。古语也有言:“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奢侈浪费不仅是消极颓废的表现,而且是危亡的温床。“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历史上很多朝代的覆灭,都与奢靡有关,商纣王酒池肉林,挥霍无度;隋炀帝纵情享乐,昏庸残暴……凡此种种,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而 对一家而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7、 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菜根谭》

一般人都因为处在顺境中感到开心,而君子的快乐却是从逆境中来的。一般人都害怕那些不顺心的事情,而君子的忧虑,却来自于称心如意的时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很多时候,打败一个人的,往往不是困厄,反而是“顺遂”。人处逆境时,往往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头脑冷静清醒,故而能胜;而处顺境时,难免自视甚高、自我膨胀,对风险视而不见,对危机丧失警觉,故易跌倒。

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提出:“圣人不畏多难而畏无难,故曰,‘惟有道之主能持胜。’”意思是说,圣人不害怕困难多遭受磨砺,却怕因没有困难而安逸颓落,安而不忘危,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8、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警世通言》

其意思大致是,不计回报、倾力相助者,称得上知己;肝胆相照、无话不说者,称得上知心;心照不宣、情投意合者,称得上知音,总的来说都是朋友的相知。

“友也者,友其德也。”要想友谊天长地久,就要遵循朋友间的相处之道。古人讲的相处之道很多,举其要者,孔子强调“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主张交友一定要秉持忠信之道;墨子主张“不义不亲,不义不近”,这里说的义,主要是指正义、道义和仁义,它构成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石;荀子则看重朋友之间良善的引导,认为“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君子所望于人者,以礼相奖,以情相好已耳。”其实,真正的朋友,不只是因为志趣相投走到一起,用“礼”“情”维系友谊;更重要的是有共同的道义基础,能够志同道合、携手同心。

9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曲折专以“速改”字上着力。——《朱子语类》

意识到自己不善的言行,就应该立刻改正从善。最要紧的是在“速改”上下大工夫。

修身讲究缓养,如文火炖物。同时也讲究急攻,如猛火煮物。养的是善性;攻的是恶因。修养所面对的问题很多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大道理,但为什么我们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屡屡犯错,甚至终身犯错呢?原因就在于“知其不善”,却不能“速改”。一个错误放过了,下一个错误必然也会放过,道德惰性是自己纵容出来的,“大错误”也是从“小错误”日常积累的。

10、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法言·君子》

此句出自西汉扬雄的《法言》,意思是说,人一定要自爱,才会获得别人之爱;人一定要自敬,才会获得别人的尊敬。

自爱和自敬,是获得别人爱和尊敬的必要条件,没有不爱敬自己却能获得别人爱敬的人。这段话体现了儒家“修己以达人”思想的精义。每个人通过“诚意”“正心”“修身”来实现真正意义的自爱自敬,就会应然地获得别人的爱戴和尊敬,“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并会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地产生社会示范效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从而实现“齐家”,进而“治国”,最终“平天下”。#标本#君子#疾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