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人文 | 江南丝绸这样浸润了诗画戏文

2020-12-08 08:02:56 作者: 江南·人文

有道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多姿多彩的戏剧国际里,天然也不乏丝绸的倩影。在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慨叹“神仙年月太凄清”,悄悄下凡,与勤劳憨厚的董永结为夫妻。他俩同去员娘家上工,却被百般刁难。七仙女自称“能洗衣浆衫,又会织布纺纱”,员外趁机要她一夜之间织成十匹锦绢,如织不成,三年长工要再加三年,如织得成,则三年长工改成百日。董永见员外成心给了一捆无头乱丝,非常忧虑,连道“这便怎样是好”。七仙女胸中有数,呼唤姐妹们下凡,一边唱着“五更调”,一边沉着织完了十匹锦绢,百日后开开心心肠夫妻双双把家还,令观众在抒发愉快的黄梅调中与剧中人一同满面笑容。这个故事众所周知,不只是对普通夸姣日子的咏赞,也反映了织布纺纱是我国古代女人的首要劳动技能。

明代剧作家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讲的是闻名的美人西施的故事——越国上大夫范螽与诸暨苎萝西村的浣纱女施夷光在溪水边偶遇定情。吴灭越,越王勾践发愤图强,图谋复国雪恨。范蠡献策,将西施送给吴王夫差,公然令夫差沉浸酒色,旷费政务,终究国破自刎。功德圆满后,范蠡携西施泛舟归隐。在该剧第二出《游春》里,西施唱着〔商调·绕池游〕按例去溪边浣纱:“苎萝山下,村舍多洒脱,问莺花肯嫌孤寡。一段娇羞,春风无那。趁晴明,溪边浣纱”,遇到范蠡,二人以她所浣之纱定情,范蠡便唱〔双调·玉抱肚〕:“行春到此,趁春风花枝柳枝。忽然间遇着娇娃,问名儿唤作西施。感卿赠我一缣丝,欲报惭无明月珠”,剧情由此开始,曲词亦清晰勾连剧名,颇妙。

明代另一出色的剧作家汤公显祖在其代表作《牡丹亭》的第十四出《写真》里让因情深而病笃的杜丽娘在素绢上自描春容:“(旦作惊介)咳!听春香言话,俺丽娘瘦到九分九了。俺且镜前一照,委是怎样?(照悲介)哎也,俺往日艳冶轻盈,怎么办一瘦至此!若不趁此刻自行描画,流在人世,一旦无常,谁知西蜀杜丽娘有如此之美貌乎!春香,取素绢、丹青,看我描画。(贴下取绢笔上)三分春光描来易,一段悲伤画出难。绢幅、丹青,俱已完备。(旦泣介)杜丽娘二八春容,怎生就是杜丽娘自手生描也呵!”写真之后就是离魂,而丽娘自描之画像则成为后边柳梦梅与杜丽娘终成眷属的前言。在后世的昆曲舞台上,风流倜傥的柳梦梅拾画叫画,情深款款,是巾生的当家折子戏。清初孔尚任则在其历史剧《桃花扇》的第五出里《访翠》里描绘侯方域接到冰绡汗巾所包的樱桃,道:“不知是那个掷来的,若是香君,岂不可喜?!”这个精致的小细节成为李香君和侯令郎定情的开始——冰绡汗巾自乃香君贴身之物,香艳高雅,涵义自显。

▲清代盘全彩绣狮子纹荷包,我国丝绸博物收藏

风趣的是,除了《浣纱记》,红氍毹上还有不少剧目的称号也自带丝绸字样,如昆剧《白罗衫》、越剧《香罗带》,等等,而以绣荷包、锦囊、丝帕、纨扇、香袋等定情的爱情故事,更是举目皆是。戏服和道具,也多有绚美的丝绸制品。

我国的丝绸开展史上,江南何其浓墨重彩

自夏商周三代,经秦汉吴晋到南朝,江南丝绸出产阅历了由中落到起步的进程。三国吴时蚕桑业得到注重,江南区域初次呈现了官营编织组织,丝绸业从出产到外贸、从出产规模到技能水平,都开端有了起色。

唐代跟着全国经济中心的构成,江南丝绸业在本身开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外地先进出产工艺,种类增多,数量添加,质量进步,在全国的位置不断上升。五代十国时,南唐、吴越国以币帛向北方王朝买安全,弱干戈而兴农桑,江南丝绸出产兴起于东南一隅。吴越时期江南美丽的丝织品也经过对外往来的方式呈现在海外。其时杭州、明州等不但是富贵的工商城市,并且是对外交易的重要港口。

江南第一次以丝绸中心的位置屹立于全国丝绸业中,成为全国三大丝织中心之一,是在宋代。其时,江南丝绸业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桑树裁培和养蚕技能已有专书进行开始总结;丝绸种类大为添加,花样较为杂乱,染色水平大为进步,新品迭见;脚踏缫车根本定型,过糊办法业已选用,束综提花机结构完备;官营编织组织遍及树立;民间丝织业家庭副业位置敏捷上升,小产品出产的专业化出产较为散见,专业机户应运而生;丝绸交易极为遍及,商人活泼,线路日辟,大宗丝绸在全国为数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