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林|韩星:孔子提倡“学为成人”,有何深意?

2020-12-10 16:52:29 作者: 史林|韩星:

人非学不足以成人,孔子发起“学为成人”,为学之道便是《论语》甚至整个儒学的起点和根底。

先学做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博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这儿孔子讲了为学的次序和重心,实践孝、悌、谨、信、博爱众五事是人生的底子,有余力了再去研讨学识。即首要学做人,处理好各种人伦联系,在日子中修行仁道,其次才是学习书本上的文化常识。

为学要先立本,本即做人。由孝悌而谨信而爱众而学文,是一种顺承联系。一个人首要要做到前面的“入则孝”等,这些不是书本常识,而是怎么做人,怎么处理人际联系的学识,是需求在详细日子中饯别的。饯别今后有余力,再去学习文献常识。孝、悌、谨、信、博爱众五事,其间孝悌之于亲人,归于家庭道德;谨信之于社会,博爱之于世人,归于社会人际联系;最终都归结到亲仁上。这五事都要行——“行”便是修行,实践践履,说到做到,事必躬亲。也便是说,就为学之道而言,学做人是榜首位的。

知行合一

《礼记·中庸》提出了“博学之,详细询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为学的次序,体现了几个递进的阶段。

开端是学,最终是行。“博学之”意谓为学首要要培育爱好,广泛涉猎。爱好是最好的教师,没有了爱好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博学遂变为不或许之事。

“博”还意味着有广博的胸襟和宽恕的情绪。唯有这样,才干兼容并包,真实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而博学乃为学的榜首阶段。没有这一阶段,为学便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详细询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具有置疑精力,培育理性思想。“详细询问”后还要经过自己的思想来细心调查和剖析,不然所学就不能为己所用,是为“慎思”。

“明辨”为第四个阶段,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会使“博学”鱼龙混杂,真伪并存,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终阶段。“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全神贯注、持之以恒之意。已然学有所得,就要尽力饯别,使所学得到执行,做到“知行合一”。只要方针清晰、毅力坚决的人,才干真实做到“笃行”。

为己之学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古”是指孔子心目中的抱负社会,“今”是指其时的实际社会。

孔子所谓“为己”并非自私自利,而是为了改造自己、改动气质、自我完善、自我完成,绝不是为了任何外在意图而抛弃自己的准则。

至于“为人”则是社会需求什么,就尽力去投合,以到达追名逐利的意图。孔子用“为己”否定“为人”,意味着他将为学的要点指向自我涵养,完善自我,成果抱负品格,到达抱负的人生境地。“为己之学”由孔子提出后,为后世儒家学者所承继,并进一步发挥。

如荀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正人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这儿的“美其身”,便是“为己”,指品格的提高;而所谓“以为禽犊”,是说把学识用作奉送的礼品,作为干禄进身之物,而不是用以提高自己的质量,因而是“为人”,即把“学”作为寻求名利的手法。寻求为己之学是儒家的为学之道,体现了儒家的品格抱负。

学而乐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正人乎?”(《论语·学而》)孔门讲“学”,不只是是指学习常识,并且是包含了十分广泛而深入的意义。从广义上说,学还包含为人处事的道理,深一层说便是学道。为学之道,主要是教人学做人,怎样做一个正人,在正人的根底上希贤希圣。这儿还贯穿了一种“乐道”精力。

榜首句中的“说(同‘悦’)”,与“乐”比较起来,“悦在心,乐则见于外”(钱穆《论语新解》),即所谓心服口服。第二句中的“乐”字,表达的是情投意合、商讨学识道义之乐。第三句,尽管字面没有“乐”,但“不愠”实际上是从不和说的“乐”。“不愠”其实很难做到。孔子以为,要学为正人,学识日进,道行日深,人们或许不能了解、了解你,可是本身得道的高兴是难以言表的,这才是真实的“乐道”——“以道为乐”“与道合一”。这种“乐”实际上是一种不离人世、不离理性而又逾越尘俗、逾越感官的真乐,宋儒所谓“孔颜之乐”,其境地就体现在这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