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东千余户徐姓村民系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后人

2020-12-14 21:41:18 作者: 安徽肥东千余

中新网合肥十二月14日电(刘浩 彭红玲 黄燕飞)“安徽省肥东县竹塘社区山徐村1000多户徐姓乡民,都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后人。”近来,安徽省肥东县博物馆副馆长彭余江,解读该村家谱时表明。

徐达是明朝开国功臣,22岁时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四方,功劳显赫,逝世后,被追封为中山王。

徐氏宗祠的旧砖块 彭红玲 摄

山徐村82岁的徐承业拿出一套表面现已泛黄的家谱说,这套家谱是1920年修订的,记录了宗族的来历。“敦本堂是咱们的堂号,咱们是从徐达的长子徐辉祖一支发脉而来的。”在徐承业的回忆中,徐氏宗谱前后大修过三次。1886年、1920年及1997年,而他是徐达第20世后人。

祠堂门前,清朝时期的石鼓 彭红玲 摄

“一共有8卷,这儿写着‘中山王达兴起濠梁佐明祖定全国’。”徐氏后人竹塘社区副书记徐先建搬出1997年新修的族谱说,“咱们老祖是徐达第六世祖徐文华,从江西婺源迁徙到这儿久居。”

该套族谱装在一个赤色的长方体箱内,箱子正面写着“徐府,中山故居”字样。现在,山徐村徐达后人现已传至25代了,辈分最大的是“和”字辈,最小的是“翰”字辈,年纪最大的是97岁的徐义友。

肥东县博物馆副馆长彭余江解读徐氏宗谱 彭红玲 摄

“这是老祠堂门前留下的一个石鼓,上面刻的图画是清朝盛行的三狮戏珠图。”徐承业指着家门外左面地上平躺着的一块圆形青石说,“老祠堂共两进,前后各5间房子,中心有个天井,很气度,后来年代要素,毁坏了。”

徐氏宗祠的老井 彭红玲 摄

石鼓上的图画,虽历经数百年风雨腐蚀,却仍旧明晰可辨。徐承业介绍,徐氏宗祠建于清朝光绪年间,选用徽派修建,青砖灰瓦,雕梁画栋,有着共同的艺术风格,先后被用于私塾和本性难改用房,后来祠堂被撤除。在祠堂原址处,随处可见当年修建的“遗骸”,被枯草覆盖住,巨大的树木在寒风中轻轻摇晃着。祠堂前面,顺次散布着祠堂塘和祠堂古井。

徐氏后人查阅徐氏宗谱 彭红玲 摄

“常常跟孩子们叙述老祖徐达勇敢杀敌,重情义,忠实爱国的故事。”徐先建说,期望在新年代把忠贞爱国的徐达精力传承光大。(完)

【修改: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