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长一寸强,这把超长的中国战刀,杀伤力极大

2021-01-01 21:41:33 作者: 一寸长一寸强

苗刀一词,来源于民国。这个苗,不是苗族的苗,所以苗刀也不是苗族人运用的刀,而是地地道道汉族人习武用的刀。由于这种刀比一般的刀在尺度形制上要秀长,显得细长,所以咱们称之为苗刀。”

苗刀传人郭铁良先生说,除了称号简单引起人们的误解,对苗刀的另一个误解便是把苗刀和日本刀相提并论,由于二者在外形上的确很像,这是有前史原因的。

春秋时期,华夏大地的两军作战多以车战为主,所用兵器主要是戈、矛及戟等长兵器。矮小的刀剑对战车上身穿盔甲的战士而言,无法构成威胁,仅可防身以及在弃车后的浴血奋战中运用,所以刀剑没有成为这一时期的干流兵器。

西汉今后,依据实战需求,长刀通过不断改善,开展出一种刀身细长、设有护手、刀柄可双手握持的刀型。在长刀发挥作用的鼎盛时期,其跟着中日文化交流的展开而流入日本。日本对我国长刀在制造工艺及结构进步行了许多改善,然后,日本长刀传回我国。

长刀通过历代演进至清末民初时期,开端呈现“苗刀”这一称谓。大军阀曹锟在其直隶总督衙门组成有功夫营苗刀连,选聘其时名震武林的刘玉春担任苗刀教官,将苗刀队作为他出巡时的仪仗队,其局面甚为神威。

1928年,原西北军爱国将领张之江为振兴中华功夫,在南京准备建立中心国术馆并担任馆长,他首要提议将前史撒播下来的苗刀列为必修课,高薪延聘郭长生担任一级苗刀教官,苗刀遂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宏扬和开展。

苗刀技法

苗刀传人郭铁良说,苗刀在技法上的另一个特色便是快,步法灵敏,苗刀克日本刀,根本原因其实在步法上,“日本刀步法很死,短少改变,苗刀步法快,刷地一下就过去了。快了就有优势,可以发生爆发力。所以练苗刀的人都是死命在步法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