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淮安中院这样提醒您!

2020-09-23 17:58:29 作者: 如何防范电信

“2018年至今,全市法院共受理电信网络诈骗114件,占诈骗一审案件总数的22.27%。尤其是今年1-8月份,全市法院受理电信网络诈骗58件,占诈骗一审案件总数的30.69%。”9月22日下午,在淮安中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该院刑二庭庭长徐燕向参加会议的媒体记者通报了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审理情况。面对这样的高发态势,徐燕表示,全市法院将依法履行审判职责,积极加大对此类案件的审理力度,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会上通报了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审理情况和七起典型案例。

市法院刑二庭庭长徐燕通报案件审理情况

会议通报显示,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淮安法院受理的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诈骗案件逐渐增多,2018年一审受理30件55人,2019年受理26件95人,今年1-8月份受理58件133人,已超过前两年案件数量总和;涉案人数多,范围广,诈骗金额较大,在一起与恶势力相关的电信网络诈骗中,被害人则多达3635名,诈骗金额50万元以上的23件,100万元以上的14件;以团伙作案为主,犯罪手段模式化,被告人多为三人以上,形成固定的团伙甚至犯罪集团,内部分工明确,有人领导、组织、策划诈骗行为及负责生活保障等,尤其在今年出现疫情防控期间,针对防疫物品一时短缺,不法分子利用群众急需的心理,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行为。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市法院共受理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件13人,这些都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市法院刑二庭副庭长王广田解读典型案例

淮安两级法院在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基础上,始终坚持打击的高压态势,对此类案件给予严厉打击,对涉案款额巨大,情节严重的案件依法从重处罚;审理过程中,注重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在依法严格适用刑罚的同时,依法正确适用追缴犯罪所得或责令退赔等强制措施,及时挽回、尽量减少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对已办理的案件中42名被告人适用缓刑,对3名被告人单处罚金;积极贯彻“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落实,充分延伸审判职能,通过邀请社会公众观摩庭审,深入社区、学校广场发放宣传资料、提供现场咨询及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防范诈骗犯罪专项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向广大群众普及诈骗犯罪的法律知识和常见手段,教育引导群众做好防范工作。

市法院新闻宣传处处长赵德刚主持发布会

在这里,法官告诉你们,随着人们“触网”频率越来越高,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工具越来越高科技化,诈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化和诈骗群体越来越职业化等特点,诈骗的方式主要有短信诈骗,电话诈骗、QQ群和微信群等网络平台诈骗。常见的主要有中奖、快递包裹、冒充亲友、公司推出低价促销、电话欠费、消费透支、车祸电话、彩票电话和冒充老师进群收费、在网络平台发布虚假消息等。

法官提醒

针对以上骗局方式,法官希望广大人民群众只要记住,在任何时候,都不贪图小便宜,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就可以避免上当受骗。主要做到五个方面:

1.不盲目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骗子如何使用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断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其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2.不贪图小利。不贪小利不受诱惑,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头脑清醒。

3.不透露信息。任何时候,都要谨记不能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4.不汇款转账。电信网络诈骗的骗局不断翻新,但最后都会落在向其提供的账号转账、汇款上。因此,对任何要求转账、汇款或提供安全账户的陌生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能相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