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救文化遗产奔波20余年,78岁冯骥才:当我回到书房,是文学找我

2020-09-28 22:38:20 作者: 为抢救文化遗

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您在上海办过画展,后来顺道去周庄,听说发生了“卖画救楼”的故事。

冯骥才: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的文学创作一度遇到瓶颈,于是想到重新拾起画笔。在上海的画展是《收获》帮助操办的,后来我们一群人去了上海边上的江南古镇周庄。当时的周庄尚未被开发,也未被保护,很安静。从沈万三故居出来,我看到河边一座名为“迷楼”的小木楼,据说当年柳亚子曾在此创办南社。正当夸赞它时,管理者却说:“下次你再来就看不到了。”一问才知道,原来的主人要把它卖掉。我是想把它买下来,可以作为大家聚会的一个公共的地方,留下这座小楼。卖了几幅画,好不容易凑够了钱,房主却多次提价。别人告诉我,你不用再卖画,也不用再准备钱了,那个房主已经知道它重要了。就这样,“迷楼”保了下来。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原来我卖画的钱可以保护文化遗产。可以说,我走上遗产保护这条路的起点,在周庄,在上海。

记者:您把自己的收藏都捐给天津大学,要办一座博物馆,现在进度如何?

冯骥才:我毕生的收藏大概有几千件,全都捐给天津大学,希望让一代代学生欣赏、学习。目前博物馆的筹建,基础工作已经完成,设计稿也已招标通过。接下来就是展陈提纲的设计。我自己的作品也要选出成体系的一部分。包括做文化遗产抢救的珍贵资料,一代知识分子重要的田野考察资料,还有版画、雕塑、陶瓷等各类艺术作品。

记者:《艺术家们》中的主角楚云天是否更多地以您自己为原型?

冯骥才:文学创作要从生活的泥土中来,自己的泥土在自己身边,肯定有自己的影子,但绝不是我的翻版。既要有机融合社会各式各样的因素,也有艺术虚构的成分。

记者:如果说“俗世奇人”是用他者的眼光创作,《艺术家们》是否代表您小说创作的一种转向?

冯骥才:未必可以称作转向,其实都是冯骥才,只不过面孔跟过去不一样,恐怕读者会有新鲜感。面向自我的这样的小说,我肯定还写下去,因为还有很多生活的积蕴。我现在78岁,有信心还能写一两部长篇。

记者: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这四个领域,您如何排序?

冯骥才:我一直把文学排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我觉得文学更多地是思考、是对社会的关注。我一般把绘画放在第二位,我天性喜欢绘画,脑子里不断出现画面,到现在也是这样。但最近一年多将近两年时间,我基本没到过画室画画。应该说,文化遗产保护还是第二位,虽然放在第二,但可能抢救的事儿来得很急,某一个东西濒危了必须要跑一趟,必须要到当地帮助它。我现在岁数大了,往往跑起来吃力一点。第三项工作可能是教育,特别是现在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大多数项目后面没有专家。所以必须培养专业人才,只有一代代专业人才的队伍建立起来,才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明天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