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樊亚平探索出的这一套教学方法很有成效。上过他这门课的学生普遍认为,他的课特别有条理,对很多理论问题的阐述具体入微,层层推进,深入浅出,理论视野很开阔,对学生的启发很大。几年的实践证明,上过他这门课的学生们对理论的探究兴趣普遍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抵触情绪明显减少,多数学生具备了最基本的理论思维甚或学术思维。
除了本科生教育,如何带好研究生,是樊亚平教书育人生涯中的另外一份重要责任和工作。
2004年,樊亚平成为硕士生导师,开始带第一届硕士研究生。2017年,他成为博士生导师,开始带博士研究生。在带研究生的过程中,无论是对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他都十分强调对学生既要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又要融入爱。
为了给研究生们创造有爱、如同大家庭般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樊亚平一直坚持“手把手教导”的指导研究生的习惯。2006年到200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期间,2009年到2010年,在美国访学期间,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指导,获得充分的学术训练,他一直坚持通过QQ和邮件与学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让学生得到具体入微的指导,他一直采用在学生的作业或论文初稿上插入批注并附长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和训练,很多作业或论文上的批准几百条,所附长信经常达到两三千字。人大三年、美国一年期间,仅在对学生的邮件指导过程中,他所写的指导信件字数就达到约30万字。
每当新的一批研究生入学时,樊亚平总会告诫他们:“我不管你将来做什么,不管将来是搞研究、做记者还是考公务员,这三年都要认认真真学习,要让自己首先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生。”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他对学生一直全身心投入,在带领学生进行学术训练方面一直认真负责,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
2011年,突发疾病而住院的他,依然没有放松对学生的尽心尽力的指导。住院治疗的最初几个月,为了不耽误对学生的指导,他经常叫学生到医院病房,对他们进行悉心指导。第二年,转移到北京治疗期间,“身在北京”的他,却始终“心在兰州”,放不下自己的研究生们。在北京前后八个月治疗过程中,他经常运用打电话远程指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遥控”,了解他们读书的情况,解答他们读书过程的问题、困惑,布置读书任务,督促学生不要放松学习。
与病魔抗争的这段时光中对学生的指导和学生对他的关心、牵挂,让一直自认为是“严师”的他,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自己角色的转变,那就是,开始从“严师”逐渐转变为了“慈父”。对研究生认真负责的同时,他开始关注学生的情绪、思想、情感状态和生活中所遭遇的各样的困难,看向学生的目光也开始变得柔和,对学生开始有自己的孩子的感觉。“这场病后,我的很多观念都转变了。生命可贵,在指导学生和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光严格还是不够,带着爱去指导效果会更好。”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一定要有深挚的爱。要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因为只有爱,才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真正的动力源泉,只有爱,才能浇灌出有情怀、有爱的、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樊亚平笑道。
戮力科研:醉心学术 成果丰硕
樊亚平在平南县苏维埃旧址考察
在樊亚平看来,作为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党员,要想称得上一名“优秀党员”,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应热心自己的科研学术工作,使自己能在科研学术领域获得尽可能突出的成就。基于此,从1995年开始初步接触科研学术工作开始到现在,他对科研学术工作一直十分投入,以持续不断的热情、激情在学术领域勤勉耕耘。
功夫不负有心人。持续的学术耕耘,使樊亚平在科研学术领域的成果一直不断。从1995年至今,他发表论文近90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其专著《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1815-1927)》被新闻史学泰斗方汉奇称为“一部早期新闻从业者的心灵史”。其成果两次获得甘肃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被推选为“甘肃省领军人才”。因他在学术领域的突出成就,他先后成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同时,被新闻传播领域数个权威与核心期刊聘为审稿人和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