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起床,两元钱喝一碗稀饭填肚子,你可知道父母有多累?

2020-10-21 11:21:47 作者: 凌晨2点起床

作为一个纪实摄影师,我更多的时候将镜头对准小人物。我曾拍过街头露宿的民工,也曾拍过数十对民工夫妻共住一个大棚。这个凌晨,我来到安徽合肥最大的露天劳务市场——站塘路劳务市场,将镜头对准这里求职的民工兄弟。图为凌晨3点多俯瞰合肥站塘路劳务市场。

深秋的合肥已经透出丝丝的寒意。凌晨3时从家里出发,街头空荡荡的,此次此刻,这座城市里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之中。半个小时后,当我抵达站塘路公交站附近时,一片嘈杂的声音传来。尽管还只是凌晨3点半,但这里已经是人声鼎沸,数千名戴着安全帽的民工兄弟聚集在这里寻工作。此时此刻的站塘路,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尽管来之前,心里有准备,但还是被这里的气氛震撼。图为现场揽活的民工。

黑压压的人群分成两块,一部分是女工区域,一部分是男工区域。来往穿梭的面包车和出租车不停地按着喇叭。人群中,56岁的魏亮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粥喝着,这碗粥花了2元钱,从凌晨3:30到中午11点,就靠这碗粥填肚子。图为魏亮在喝粥。

魏亮来自合肥城郊的白龙镇,距离站塘有十几公里路程,为了赶早来到这里,他两点多就起床,“来早一点,找到工作的希望就大一点。”魏亮说,“我每天凌晨两点多从家里出发到站塘,然后被雇主用面包车拉到工地,一天工作9到10个小时,回到家都是晚上七八点,路远的话八九点,吃饭后洗洗睡觉,这是我们一天的节奏,一天一般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图为几个女工在揽活。

魏亮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女儿已经成家,儿子还没有娶媳妇,如今在城郊娶媳妇需要在城里买房,然后还有彩礼和婚礼费用等等,对魏亮来说压力还是挺大的。图为现场,女工相对比较集中。

合肥站塘路露天劳务市场有多少年历史,没有人具体统计过,但至少有15年以上。站塘路早年这里是城郊结合部,有大片城中村,聚集着大量的外来人口。最开始,有少量外来务工人员在路边寻找工作,后来一些工地上包工头发现这里能够找到工人,常常过来找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进城的务工人员都来到这里找活干。就这样,人越聚越多,也越来越有名。平时每天早晨都有一两千人,高峰的时候有近万人。图为大量的民工在揽活。

在站塘路劳务市场,环顾四周,到这里来找工作的民工平均年龄都在50岁左右,年纪最轻的也有40多岁,年长的则有60多岁。54岁的高太田来自安徽肥东八斗,家距离这里有40多公里,为了方便打工,他和妻子在站塘路附近花600元一个月租了一间民房。每天早晨3点多起床过来找工作。图为高太田在啃烧饼。

现场,面对我的镜头,高太田数次说“顶不住了。”高太田每天到工地工作一天的收入是300元左右,妻子一天工作收入在150到200元之间。两口子虽然不是每天都能揽到活,但一个月收入万把元基本不成问题。尽管这样,他依然觉得压力大。图为现场揽活的民工。

高太田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两个儿子都没有成家,有一个还在上学。全家生活费、孩子的学费、儿子买房、娶媳妇的费用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日常生活中,高太田夫妻能省则省,每天早晨他就花两元钱啃两块烧饼充饥,因为在他看来,帮儿子成家,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图为一名妇女坐在面包车上,准备去工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