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做个“互联网+”修复师
记者:你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的就是书法修复。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专业?
陆程波:我本科读的专业是古字画修复,自己本身是美术艺术生,参加的是艺术类高考。原来一直以为自己将来大学读纯艺术专业,然而就在报考学校填志愿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有一门专业叫文物修复,我对这陌生的行业充满了好奇,想象自己是不是未来能进入这个行业,是否有机会修复古代残破不堪的字画跟古籍。如今我也非常幸运加入到了上海图书馆的修复行列,能够参与到古籍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记者:书画修复和古籍修复的不同在哪里?
陆程波:字画的尺寸以大开幅居多,损坏情况多数为断裂或者缺损,在装裱形式和种类上也有着较大的区别,修复和装裱时通常需要用到绫、耿绢、天杆、地杆、轴头等。像立轴、手卷这种类型的装裱形式展出和观赏时就非常的大气。古籍书破损状况基本就是虫蛀,这个破损状况与字画差别比较大。
记者:你修复的难度最高的古籍是什么?
陆程波:书名已经记不起来了,那本书整本基本被虫蛀了,又粘结在一起,可以说是千疮百孔。这时要把书页一页页分开真的是非常困难,一张张分开再修复好,一天下来就只能修四五张。
记者:你觉得作为青年一代,在古籍修复的道路上的优势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加强?
陆程波:作为青年一代修复师,如今修复行业学历在不断提升,各大知名高校也开设修复专业的硕士。我们正巧赶上了国家对文化行业和保护修复历史文化瑰宝高度重视的时候,全国各地都在大力举办各种行业从业人员的修复培训班,再加上现在网络和交通又异常发达,大家除了随时随地在网上相互交流,也大大增加了去市外省外的交流学习活动,这样我们就能不断地吸取各自的工作经验。
记者:谈谈张品芳老师教你过程中的难忘经历吧。
陆程波:在张老师指导的过程中,我最难忘的经历应该是在一次共同修复一幅字画时,她的认真细致对我的影响。那次的画面残破比较厉害,小碎片也比较多,时间长了之后,我有些失去耐心,觉得有些小碎片没有用。但是张老师说再多的小碎片也不能扔掉一块,每一块都要认真对待。所以张老师不仅仅是传授我修复的技艺,更是在教我们一个合格的修复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