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永远在“剁手”?婚姻里真的是谁收入高,谁就更有话语权吗?人类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成为自己的“造物主”吗?抖音、滤镜、后浪重新定义了这个世界吗?……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问题常常会让我们陷入沉思,甚至与人就此展开辩论。而若想理解社会万象背后的缘由,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需要学习社会学。社会学是我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看清社会运作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摆脱“理所应当”的思考方式。
本月,清华大学社会学家严飞推出新作《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理想国)。作为一本社会学的通识书籍,《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从社会学家的专业视角,视察最普遍、热门的社会现象,剖析社会问题,重新审视我们熟悉的世界。
借此机会,澎湃新闻记者对严飞进行了专访,请他谈谈如何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社会学对于大众有怎样的意义,同时也请他从社会学家的角度,对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解读。
严飞
社会学帮助我们穿透日常生活的浮面
澎湃新闻:你写作《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一书的缘由是什么?在你看来,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的意义何在?
严飞:我们说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其背后的深意,就是我们不仅仅要看见、听见、触摸到、感受到我们每天身处其间的这个社会,更是要穿透日常生活的浮面,去找到事件背后的结构性逻辑,解剖我们纷繁复杂的世界。社会学的这种穿透力,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种批判性思维,用更锐利的视角、更具包容性的人文关怀去看待周围的人,以及他们的行为与互动。
譬如说,我们现在每天都会用手机,在手机上刷抖音,刷快手,看微信,但是在我们享受科技便捷的同时,在微信上也会出现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我们用一般的视角去分析诈骗,看到的是人的个体在品德和道德素质上的区别,但倘若我们学习社会学,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看,这实际上是在网络时代人和人之间信任的一种丢失,而信任丢失的背后又是人们对于基本的契约精神,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
再比如说,我们会发现在一线大城市里都有大量的打工第二代,表面上来看,这些打工子弟的孩子,他们所经历的种种是来自于被打工经济和城市发展所影响的一代,但是如果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思考,就会发现这其实是阶层固化等表现。而这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的社会在过去三四十年的时间里所经历的巨大变迁。它带来了一种崭新的秩序,或者说秩序的再造,背后又是我们复杂的人性。
其实就某种意义而言,人人都是社会学家。比如今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汹涌的疫情面前,相信我们大家每天都在不断讨论各种疫情相关的话题,甚至还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就某一话题进行激辩,尽管我们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正以社会学家的方式思考。譬如说,为什么不同的国家在疫情防御中采用了不同的尺度和标准?为什么我们会对疫情产生如此之大的恐慌和畏惧?为什么有关疫情的谣言此起彼伏,到底我们应该相信何种声音?
正是这种“反身性”社会学思考的渗透效果,才对社会造成了最大的改变和影响,让我们正视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融入其中,带着问题不断思考自己的社会行为,思考我们周遭的日常制度的实践,思考我们和其他人的关系。所以从这层意义出发,社会学它很有用,既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分析工具,它又是我们分析某些问题时的出发点,特别是那些与我们每一个人都切身相关的问题时,无论是结构性的,还是个体性的,都让我们回归到社会秩序的本源去窥探人性的幽暗与良善。
澎湃新闻:这本书谈到了很多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现象,你在写作中面对诸多的话题,是如何做出取舍,又是如何确定这本书的框架结构的?
严飞:这本书的一个基本写作构想,是将7位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大师的社会学理论,和当下的社会事件相结合,以此展现出这些古典理论的现代解释力。在清华大学教授《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这一门课的时候,我常常发现同学们对于古典理论的理解,缺少一个切肤的体认感,总是感觉这些产生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理论离自己当下的生活非常遥远,只是属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因此就会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帮助大家理解这些经典理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去认识,或者说如何去重新进行延展——如果这些理论适用于解释我们今天的生活,它们的解释力度和边界在哪里?如果这些理论不适用于解释,那么又是为什么?或者说是否有新的替代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