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可传承的民营企业只需要做到两点

2020-11-23 05:19:35 作者: 打造可传承的

四、没有过人的经营能力:

在经营模式的探讨中我们引入了电路图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果说经营模式是对“用电线路”的优化,那么经营能力就是对“电子元件”的优化。在企业综合实力和员工能力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优化经营模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样,在线路定型的前提下,提升员工能力就好比优化电子元件,提高他们发光发热的能力,一样能达到提高系统功率的结果。只不过这一步做起来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得多。与“经营之道”各个行业几乎都一样的特性不同,“经营之术”在每个行业都有很大差异,具体表现为行业的专业技能。笔者认为成功不可复制的根源就在这里,专业性造就了不同的专业技术、不同的能力要求。以一套理论走遍天下只限于“经营之道”所承载的思想、原则、模式,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避免不了专业能力的需求。因为专业技术壁垒的存在,我们不同的行业不得不培养自己的专有人才。这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所以这是提升企业经营能力最难、最花时间的点。说白了,经营管理人才在哪个行业都适用,但专业精英却局限于各个行业,而企业经营业绩的改善绝不是仅仅靠经营管理人才的思维或原则甚至一套“表格”、“PPT”就可以达成,必须还要靠专业精英的实干。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所谓“成功学”这个东西的,或者说要成功仅仅靠“成功学”宣扬的思维、原则、价值观是不能达到的,还要有专精的技术和能力,这个方面是任何“大师”都没有能力也没有耐心传授你的,得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在实践中去体会、精进。如果对这一点没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往往会因为自己在经营管理理论上的“顿悟”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找了企业的出路或方法,别人能成功的东西拿来我这里也可以成功。这是因为没有看到专业技术壁垒的存在,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养成,最终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陷入好像什么都明白了却总是打破不了企业经营现状低迷的怪圈。现实就是这样,激励人心的“鸡汤”也好、大师的成功“秘籍”也好、著名企业成功的“心得”也好,都体现的是“经营之道”,大家并没有真正关注成功者人后下的苦功与别人出类拔萃的专业技能。社会上宣扬的这些“道”还不一定是正确的、适合你自己的“道”。心得、经验这些东西有用,但只靠这些东西不行,缺乏“经营之术”的支持不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成功学”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人们急于求成的心态,不要忘了一点:成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笔者从事于工程施工行业,这个领域的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除了要有明确的“经营之道”作为指引以外,必须还得有一整套自己的扎实的《工程项目实操手册》。如果说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的前提下,最小化成本,就是施工企业立于建筑市场的基本原则,那怎么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呢?怎么来最小化模板工程的成本呢?是哪位大师能教我们的?在阿里巴巴还是在华为哪里能学到?这一个体系的专业技能、知识就是施工企业的技术壁垒,全都得靠自己的专业人才来解决,只有真正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我们的经营业绩才会好起来。每个行业的企业都是这样,都有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能力,这方面不提高是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经营业绩的。所以我们很多企业,去学习著名企业的经验、或者听听某某讲座、培训,感觉别人说的问题全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突然就觉得企业有希望了、马上就要成功了,而回过头来仍旧这帮人、专业能力丝毫没有提高,都去宣扬所谓的“道”,结果可想而知。学习,是让我们的能力有所改变,仅仅是思想是不够的,何况一套说教未必就能真正改变思想。知行合一才是本质,思想的改变与能力的提高是相匹配的。笔者前述中提到的“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其实不会真正存在,思想与能力就像天平的两端,总是对等、匹配的。所谓的思想巨人,其实是“自以为是”。一个人的思想怎么样,会在他的所作所为中完全表现出来;一个人的能力怎么样,也会从他对事物的认知中表现出来,两者总是匹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