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采煤人见证70年“能源革命”

2021-03-05 15:58:58 作者: 三代采煤人见

中新网太原3月5日电 题:三代采煤人见证70年“动力革新”

作者 高雨晴 吴玲 孙炎宾

“挖煤不下井,输煤不见煤。”这是“煤三代”仝晓军正阅历的智能煤矿时代。

从人工打眼放炮到半机械化、从归纳机械化到智能化挖掘,70年间,仝晓军一家三代见证了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煤炭挖掘的“技能革新”,也见证了山西动力由“黑”变“绿”的前史变迁。

“别看我年青,但我和煤矿结缘时刻可不算短了,这要从我爷爷那一辈儿说起……”3月5日,山西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矿综采一队技能主管仝晓军对记者说。

1989年,仝晓军出生于煤矿世家。其爷爷仝佃富和父亲仝广都曾是井下矿工。受家人“煤矿布景”影响,仝晓军挑选采矿工程作为大学专业,研究生结业后便踏入煤矿职业。

仝晓军在图纸上丈量作业面间隔地质结构的方位。受访者供图

决议去煤矿作业前夕,父亲带仝晓军来到其爷爷家。上世纪五十时代,爷爷仝佃富成为一名煤矿工人。那个时代,井下作业面条件差,采煤都是炮采,靠人力用板锹攉煤。

仝晓军回想爷爷的话称,“那时一个班最多出一百多吨煤。一个班下来,一脸煤黑,连自己都认不出来,汗水把衣服悉数渗透,特别是冬季,衣服干不了,第二天套在身上,冻得钻疼爱。”

直到上世纪八十时代,父亲仝广地点矿山井下条件改进许多,采煤已从爆炸采煤发展为高级一般机械化采煤。“采煤都是采煤机组割煤,从木支护转为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安全系数高多了。”仝晓军介绍。

不变的是,在外人看来,矿工仍旧是“苦、脏、累”的代名词。爷爷的回想、父亲的叙述一直在仝晓军脑海里环绕,曾使其产生过不坚定的想法。

“而我却赶上了好时分。”二零一六年7月,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选定同忻矿8202综采作业面作为试点,建成国内首个智能化综放作业面。该项目取得我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能一等奖。同年,仝晓军进入该集团作业。

仝晓军在皮带顺槽集控渠道调查智能化作业面设备的运转状况。受访者供图

没有机械轰鸣声、没有飞扬煤尘,整齐豁亮的调度指挥中心内,作业人员在监控屏幕上各类数据跳动间,就将煤炭输送到地上。“现在,智能化综采作业面只需每班定员8人,工人劳动强度下降,安全系数进步,单面产能到达1560万吨。这在曩昔是想也不敢想的。”仝晓军说。

装置、修理设备,查看数据,画图纸……是仝晓军的作业日常。虽然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但井下作业仍旧辛苦。不怕苦、脏、累的他,立志要在地表深处干出一番工作。

仝晓军地点的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矿仅仅山西“动力革新”的一个缩影。到二零二零年底,山西省已有80处综采作业面推动智能化建造,投入使用51处;新元煤矿建成我国首座5G煤矿,塔山等6座煤矿连续完成5G入井;各类机器人、智能化设备在该省各大煤矿连续“上线”。

在仝晓军看来,我国煤炭职业发生了“突变”,新一代煤炭人未来可期。几代煤炭人等待的“无人化挖掘”愿望正在越来越多的矿井中变成实际。(完)

【修改: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