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周刊|七把椅子上的疫情记忆

2021-04-09 09:29:44 作者: 冰点周刊|七

她和小区的保安共同为出行的居民量体温、做登记,有时也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给老人送东西,对康复回家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做回访。她教老人用智能手机,设置健康码,几天里来来回回讲上好几次——不少老人前一天学会了,第二天又忘了。

有一天夜里,刘芯伶刷着微博,突然看见了那人发了一条动态,“爸爸,我想你了”。

刘芯伶问黄丽峰怕不怕,她回答,没时间想怕不怕,只有夜里躺在床上才有空回想一天的经历,“那是后怕”。

在微博上,刘芯伶关注了不少“超话”,也帮忙转发过求助帖。她关注过一个人,曾为他父亲发过一条条求助消息。后来,他刚接到有空闲床位的电话,父亲就离世了。

有一天夜里,刘芯伶刷着微博,突然看见了那人发了一条动态,“爸爸,我想你了”。在发求助帖之前,那人发的微博寥寥可数,如今接连写下的零碎文字都与父亲有关。那是几个月后,他还没走出失去至亲的痛苦,但新发的动态已经没什么人评论了。

“疫情给个人的痛苦实在太重,也太长远了。”刘芯伶感慨。

他们没刻意地在剧本里设置泪点,不过,观众会在不同的地方自己开始崩盘。有时是开演两三分钟,就传来断断续续呜咽声;有时一场下来,中间总要停上好几次。在水晶的印象里,没一场演出冷场,也从未有观众提前退场。经常是活动链接发出不久,观众的预约就已满额。

一开始,演出结束,观众总是恋恋不舍地留在原地。有人举起手里的那页纸仔细端详,也有人三三两两地扎堆儿分享。主创们干脆设置了半小时的分享环节,让参演的、围观的观众都聊聊自己的体会。

一位前来看戏的中年男子表示,自己不在武汉,看着一线的消息,在家里也没少掉泪。一位年轻姑娘在一次演出中拿到护士长的角色,没开始演时已仰着头流泪。她说自己就是护士,曾报名加入第一批援鄂的队伍,遗憾没被批准。

冰点周刊|七把椅子上的疫情记忆

黄丽峰的同事在武汉某社区门口值守。(受访者供图)

03.

2020年初的一天,她正报着数字,突然看到确诊人数大幅上涨,一下哽咽。

有时候,戏里的角色和戏外的人生是重合的。

几名本就是护士的观众拿到了护士长的角色,也有记者碰巧读了记者的那段独白,参与演出的,还有在武汉做过疫情救援的人员、外出留学回国不久的年轻男女。

拿到患者剧本的滕岚,平日在北京一家医院做心理医生。疫情期间,她所在的医院并非定点医院,但也承担抗疫任务——这些医护人员要外出为社区居民做核酸检测,去隔离点当助手,在组建的发热门诊、用于核酸检测的PCR实验室中值守,包括最近的疫苗接种,一年里几乎都围着疫情转。

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握额温枪,她再熟悉不过。她习惯了晚上10点接到任务,第二天早晨8点直接到位。她加入一个又一个群里,有的任务她出过好几次。

2020年6月,她所在的医院第一次集体外出,为社区居民做检测。三伏天里,她和同事套着防护服一连工作两个多小时,还赶上了一场狂风暴雨。

在露天的广场上,雨水倾泻而下,他们把样本箱护在遮阳棚底下。水越积越多,压得棚顶快塌了,前来的居民和他们一起给棚顶排水,还帮着搬东西,有人早已完成检测,怎么都劝不走。

李欣曾朗读护士长的剧本。作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首席主播,她负责的工作之一是播报新闻。2020年初的一天,她正报着数字,突然看到确诊人数大幅上涨,一下哽咽。

冰点周刊|七把椅子上的疫情记忆

主持人李欣于《回家》上海公益场。

一位上海杨浦区援鄂医疗队的护士长和她讲,队里的护士去救一个年轻人,进手术室前,对方的手机响了,她帮他放到保鲜袋里装好。那个人死后,护士还一直帮他按着胸部,坚持一定要救他回来。保鲜袋里的手机屏幕一次次亮起来,没人知道那头有谁的牵挂。后来,这个故事也被写进了剧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