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是种桃大县,邱锋的父母都是种桃的。那时候,桃树品种老,病虫害防治和用药用肥技术很落后,也很难买到好的农资产品,“回到家看到老爷子种桃很不容易,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卖不了几个钱。我就想自己就是做技术的,为什么不能回来,起码帮家里父母,让他们多卖些钱。”
刚起步的时候,邱锋的妻子还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博士。“一个人在村里推广,那时候年轻,人家看你是个毛头小子,觉得你不专业,种了这么多年,你让他一下子改变也很难。”
光靠讲,看不见摸不着,没人相信他。“那就只能一点点做实验,手把手教你,见到成果了,可能就有所改变。”
2014年年底,郭艳艳博士毕业,当时她的导师建议她继续留校深造,可以在学校当老师。在知名院校当老师是不少人眼里的好工作,但郭艳艳更想去农村干一番事业,在父母和老师都表示不理解的情况下,她还是决定回乡和邱锋一起做技术推广。
蚜虫,是一种很难对付的害虫,对桃子的品相影响很大。在当地,一般都是等开花后发现了再去打药,但这个时候虫病已经很重了。邱锋和郭艳艳主张在花还没开,刚刚露红的时候就用药。对此很多果农觉得他们是在开玩笑,花没开打什么药?“很多果农对蚜虫发生规律掌握不准,需要慢慢去通过实验来引导。”
在水肥管理上,老百姓习惯开春的时候用底肥,“桃树是一个贮藏性作物,最佳用肥的时间应该在十一前后,落叶之前能储存很多营养。”
如何改变老百姓多年以来的习惯,邱锋和妻子开始靠手把手教,同时他们选了当地管理桃园比较好的一些农户,这些农户比较好沟通,更容易接受技术,通过他们慢慢把其他人带动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果农尝到甜头,大家对于邱锋也越来越认可。“刚开始下去,你跟大家讲,大家会犯嘀咕,现在我们再下去,他们会说,你们来了,相信你了。”
做农业没有快捷的办法
方向没错就会坚持下去
近十年时间一晃而过,通过这些年的打拼,邱锋夫妇注册了品牌,几乎在县里每个村镇开设了服务站,为桃树种植提供解决方案。另外,他们还会定期组织培训桃农,介绍桃树种植技术、桃树新品种,引导老百姓去有效防治病虫害,科学进行水肥管理。“今年到现在,应该开了超过300场。服务站现在也能辐射上万桃农了。”
新技术推广绝非一蹴而就,邱锋坦言,这些年的推广速度没有预期的好,“但是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做农业没有快捷的办法,只能这么逐渐推进。”
提起邱锋夫妇,当地很多桃农都知道,但仍有一些人对他们提出质疑,觉得他们不过是借助技术推广来推销农资。开始,邱锋听到这些说法心理也不舒服。“我技术讲得再好,没有一个合适的产品,也解决不了。我告诉你现在该防治蚜虫了,但你到市场上买了不合适或者不合规的产品,效果会大打折扣。”
此外,“很多老百姓他听不太懂技术,他就说你不需要跟我讲病虫害怎么发生的,你就跟我讲用什么东西,用什么方法去防治就行了。”邱锋说,把技术和产品融入解决方案,这样更直接。
邱锋更愿意把这种选择交给果农。“老百姓觉得你有价值,他确确实实受益的话,自然会选择你。我也经常给用户说,我们帮你多赚钱了,我们从中赚些钱,我觉得也是应该的,这就是双赢。”
做了十来年,邱锋夫妇打算再加把油,现在距离他们预期的目标还差很远。“我们希望把蒙阴县的每个村庄都能服务到位,未来推广到全国。”邱锋说道。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