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榜YOUNG| 先完成个小目标!三位大学生的“桃”金路

2021-08-19 19:56:34 作者: 乡村新榜YO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时培磊 王帅 张锡坤

一个是硕士生返乡做电商卖桃,一个是携手博士妻子做技术推广,临沂蒙阴县的唐凯和邱锋素不相识,但他们都有一个助农计划,想把种植和销售经验传给更多的桃农,让他们种出好桃,卖上好价。正如唐凯所说,回乡不是最终目的,做好自己的店帮桃农卖桃也不是,他正思考如何把电商推广普及,授人以渔,把整个行业带动起来。

硕士生回乡卖桃

销量或超10万单

唐凯太渴了,抓起矿泉水咕咚咕咚喝起来。揽货、接单、对接快递……一上午他没顾上休息。

25岁的唐凯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在临沂蒙阴县高都镇唐家峪村做电商,从当地果农收购桃子售卖。眼下正是鲜桃的销售旺季,他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留给他休息睡眠的时间只有五个来小时。

第二年卖桃,小店的销量有了大幅提升,今年预计能卖出10万单左右,比第一年2万单的销量多了近5倍。小店做得不错,唐凯的父母也打消了疑虑,越来越支持他回乡做电商。在这之前,他们更想让研究生学历的唐凯找家稳定的单位,“拿个工资,舒舒服服的。”

唐凯不这么想,早在上学的时候他就有了做农产品电商的想法。2014年,唐凯报考青岛农业大学,被市场营销学专业录取,2018年又考取了本校农村发展专业的研究生,平时的教学就包括了大量的电商方面的内容。大四实习的时候,唐凯在学校附近一家网络公司做起了网店,主要卖青岛的一些特产和海鲜,积累了不少经验。

去年夏天,因为疫情,学校延长了开学时间,这期间正赶上桃子熟了,“就想拿家乡的桃子做个试验,看能不能在网上打开销路。”卖桃子和其他生鲜产品差别不是很大,因为有之前开店的实习经验,唐凯上手很快。

“特别尽力,也很心累。刚开始客服我得自己盯,运营也是我自己。”唐凯回忆说,“你像客户来买桃子,他可能凌晨12点,也可能凌晨两三点钟,当时感觉神经都有点衰弱了,一听到淘宝旺旺的声音,就会特别激动,晚上两三点也不敢深睡,只要有咨询的,就得醒来赶紧回复。”

那时候,唐凯把手机放在枕头边,害怕错过客户,他会把手机调到最大音量,“尽量让他一响,立马能听到。”

白天,除了接单和客服工作外,他要去收购桃子和寄发快递。“收货就在门店,订单稍微少的时候,我会提前一天,联系附近的果农。量大的时候,就在群里下个通知,谁家有这样的桃子,什么价格,早上过来就行,我们收了给钱。”

把产品卖出去不是最终目的

推广电商经验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唐凯给自己店铺的定位是卖高质量的桃子,收好桃,卖好价。“这样我给果农的收购价就高,老百姓也愿意把他们的桃子卖给我。”

靠着勤奋和诚意、细心,唐凯的小店很快就有了起色。“桃子采摘期很短,一般都做预售,刚开始一天可能一两单,慢慢就到了几十单上百单。”去年两个多月,他卖了2万多单,10万多斤桃子。今年,唐凯扩大了规模,用赚的钱建了棚库,又开了一家网店,销量翻了好几番。

店铺做好了,唐凯心里高兴的同时,又着手做起另外一件事情。从他做电商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回乡不是他的最终目的,把自己店的销量做好也不是,他想去帮助更多的果农,更多的村子。“我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顶多能把附近的桃卖出去,那其他地方的呢?”

“比如说我可以做自媒体,一是介绍蒙阴的蜜桃,二是做电商培训,怎么开新店,通过什么方法销售,我想把这些经验分享出去,十里八村的都可以借鉴。”唐凯说,今年卖完桃子,他就打算回青岛学习,先把自媒体做起来,逐步实现自己的想法。

放弃高校稳定工作

博士回乡“手把手”推广技术

对于同样学农业出身的邱锋和博士妻子郭艳艳来说,他们返乡则想把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普及给桃农。

1985年出生的邱锋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2008年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毕业后,他在一家企业做技术推广。2012年,他突然辞掉了在国企的稳定工作,要回老家创业,帮助桃农种出好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