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几次“晋楚”争雄?为什么晋国和楚国总能在一起?

2021-01-09 16:01:43 作者: 历史上有几次

  今日小编为我们带来前史上的晋楚之争,期望对你们能有所协助。

  在我国前史上,曾有过三次“晋楚同台”的年代:春秋战国的晋国与楚国、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的东晋与桓楚、五代十国的后晋与马楚。三次割据时期的“晋楚同台”也正好折射了我国前史的走向趋势。

image.png

  上图_ 春秋时期 晋国和楚国

  一、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与楚国

  公元前1033年,西周平定唐国暴乱后,周成王将弟弟叔虞封为唐国国君,叔虞身后其子姬燮将国号改为晋。晋献公时期“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国开端兴起。

  晋文公时与齐桓公、楚庄王和秦穆公、宋襄公(一说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并称“春秋五霸”,晋悼公时再次称雄,国力到达高峰。晋平公时大权旁落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合力消除智氏,分割晋国。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被周威烈王正式封爵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image.png

  上图_ 公元前506年的晋国

image.png

  上图_ 公元前403年的赵魏韩

  西周成王时期,楚人领袖熊绎被封为子爵,楚国树立。楚成王时期吞并弦、黄、英、夔等小国,楚国开端兴起。楚庄王时期经过委任一批贤臣然后称雄华夏,楚庄王也与齐桓公、晋文公和秦穆公、宋襄公(一说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并称“春秋五霸”。楚悼王时推广“吴起变法”,楚宣王、楚威王时再度称雄。楚怀王时国势阑珊。公元前223年,楚国国都寿春被秦国攻破,楚国消亡。

  晋国与楚国曾迸发了城濮、邲、鄢陵三次大的会战,此外还于公元前579年和公元前546年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

image.png

  上图_ 淝水之战

  二、五胡十六国时期:东晋与桓楚

  公元317年,西晋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树立东晋。同年司马睿派奋威将军祖逖率部北伐,至公元321年祖逖克复黄河以南大片疆域,后因其逝世而使被克复土地尽失。公元383年,东晋冠军将军谢玄在“淝水之战”中带领八万北府兵打败八十七万前秦军,公元384年东晋乘胜一度克复梁、司、青、兖、徐、豫六州。公元399年孙恩、卢循起义迸发,公元411年起义被平定,沉重打击了东晋控制。公元420年,刘裕废弃晋恭帝司马德文,树立宋朝,东晋消亡。

  公元403年,东晋大将军桓玄攫取政权,公元404年正式称帝,建国号楚,史称桓楚。同年刘裕、刘毅、何无忌、刘昶、刘道规、诸葛长民等东晋北府兵将领起兵勤王,攻破建康,逼桓玄向西逃跑。同年5月,晋军在峥嵘洲大北楚军,桓玄被俘处死,国玺被堂兄弟桓谦奉还晋安帝。桓玄从弟桓石绥持续带兵反抗东晋,公元410年被东晋魏兴太守傅弘之斩杀,桓楚消亡。

  东晋与桓楚曾在建康邻近迸发激战,终究晋军取胜。后又在峥嵘洲打开决战,楚军被打败。终究桓楚被消除,从头归入东晋。

image.png

  上图_ 公元405年的恒楚与东晋

  三、五代十国时期:后晋与马楚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得到契丹帮助,树立后晋,石敬瑭遂将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并自称“儿皇帝”。公元942年,石敬瑭逝世后侄子石重贵继位,回绝向契丹称臣而引来契丹南侵,公元944、945年两次打败契丹,公元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侵时因成德军节度使杜重威屈服而战胜,石重贵被俘,后晋消亡。

  公元907年唐朝消亡后,武安军节度使马殷被后梁太祖朱温封为楚王,树立马楚。公元930年马殷身后由次子马希声继位,公元932年马希声身后由胞弟马希范继位,公元947年马希范身后其弟马希广继位,公元950年马希广弟马希萼攫取皇位,不到一年后又被弟弟马希崇推翻,史称“众驹争槽”,公元951年,南唐派兵攻破长沙,消除马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