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立国为何不修长城?对于边疆唐朝做了什么措施?

2021-01-13 03:51:56 作者: 唐朝立国为何

  唐朝立国为何不修长城?关于边远地方唐朝做了什么办法?小编给我们供给具体的相关内容。

  为什么唐朝立国之初,建议不修长城?

  其间一个原因,和大唐帝国的北部边境上,三座非常吸引人的眼球的城市有关,即西、中、东三座“受降城”。

  说起大唐北方的草原,先后为突厥、回纥这些具有数十万军力的汗国所操控。

  这无疑会给南边的唐朝形成硕大的压力。

  自唐太宗起,便有意使用草原汗国内部松懈,操控权利涣散的特色,逐步使得北方民族南下归附大唐。

image.png

  唐中宗景龙二年头,也便是公元708年,唐朝一起构筑这三座受降城,作为操控草原民族的强壮堡垒。

  事实上,这三座城市确实起到了非常强壮的震慑效果:

  “朔方无复寇掠,减镇兵数万人。”

  草原民族再也不敢南下到朔方故地抢掠,当地因而得以削减军力数万。

  其间,承认的中受降城遗址周长1500米,边长约375米。

  可以说,这三座城市规划应该相差不大,都非常类似于堡垒乡镇。

  要说起这三座受降城中,最为富贵的应当是坐落乌拉特中旗的西受降城。

image.png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突厥可汗将”吐蕃欲与其联兵攻击大唐“之事,遣使报知长安,深得唐玄宗的欣赏。

  为了报答可汗的善意,唐玄宗按旧例,答应草原公民在西受降城与大唐进行交易。

  唐朝为表诚心,每年运送丝绸“数十万匹”至于西受降城,“就边以遗之”。

  而草原上的羊马各类家畜,则作为交流物资进入大唐。

  可以说双方各取所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了“华夷闲适,甲兵歇息”的和平局势。

  唐玄宗时期,唐朝几乎是四面受敌,吐蕃、南诏、渤海个个不是省油的灯。

image.png

  自从以西受降城作为和草原部落的交易点之后,唐朝以“金帛”很多购入良马,将它们安顿在河东、朔方和陇右一带放牧,并与唐朝快马交配,如此一来草原马匹的优秀基因使得唐军战马“益壮”,这点在战役中大有裨益。

  到后来,除了草原民族之外,漠北的铁勒,还有东北的粟特人、靺鞨人等等也来到了西受降城:

  “天宝六载十二月,九姓、坚昆及室韦献马六十匹,令于西受降城使纳之。”

  开端的时分,西受降城每年生意马匹的规划在三四千匹左右,但是之后居然逐步暴升到了一万四千,价值50万匹绸缎,这天然是由于西受降城商贸茂盛,各地商人拼尽全力添加交易规划而导致的成果。

image.png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立国之初,就建议不构筑长城,这在我国历史上实属稀有。

  这和唐初的军势强盛有关,而到了中后期,和受降城也有联系,由于相对长城而言,三受降城的规划要小得多,所费人力、物力、财力,要少得多,并且也对边僵防护起到了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