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为什么要定都在洛阳?洛阳比长安多了哪些优势?

2020-12-12 07:44:45 作者: 东汉为什么要

  在我国古代前史上,东汉(25年—220年)是我国前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下面趣前史小编就为我们带来具体的介绍,一同来看看吧!

  关于东汉来说,和西汉相同,国号都是“汉”,由于定都洛阳,所以被称为东汉。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刘邦树立的西汉,则定都长安。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于洛阳,长安具有易守难攻等优势。那么,问题来了,关于汉光武帝刘秀树立的东汉,为什么抛弃长安,挑选定都洛阳呢?

image.png

  首要,相关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起兵所依靠的人才资源来自于南阳、颍川,而发家的戎行和地盘则来自于冀州。换而言之,关于刘秀来说,之所以能树立东汉,离不开今河南、河北等地世家大族的支撑,这和刘邦的状况存在比较显着的差异。

  其间,就协助刘秀打全国的“云台二十八将”来说,邓禹、吴汉、贾复、岑彭等很多将领,都南阳人,也即十分接近洛阳,而不是长安。由此,关于刘秀来说,跟自己打全国的士族豪强更倾向于在接近自己家园的洛阳建都。

  其次,就西汉末年来说,长安这座国都历尽战役的损坏,尽管刘秀现已平定了长安,可是,关于其时的长安邻近,仍然存在剩余实力,假如刘秀在长安建都,或许存在不稳定的要素。一起,在地理位置上,洛阳位居全国正中,北有黄河屏障,四周有九关围护,既可攻也可守;而且洛阳有许多水系,运送便利,经济上也比长安愈加富余。而且由于较少遭到战役损坏等要素,促进刘秀终究定都洛阳,而不是西汉的古都长安。

image.png

  关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也曾有定都洛阳的主意,计划长居于此,后来在张良、娄敬等人说服下迁都关中。其时咸阳已毁,刘邦不得不重头开端再兴修一城,这才有了长安。关于刘邦来说,定都长安有防范山东诸侯实力死灰复燃的意图,关于替代秦朝的西汉,也需求防范山东六国的旧实力。在此基础上,一旦定都洛阳,假如全国有变,那么刘邦就堕入到四面楚歌的险境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刘秀树立的东汉,通过西汉的推恩令和削蕃,山东诸侯国现已没有什么危胁了,所以能够放心肠在洛阳建都了。

  最终,到了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登基后,董卓自封为丞相,后又加封为太师,彻底操控了东汉的大权。在此布景下,董卓的战士把洛阳城烧成一片废墟。初平元年(190年)春天,各地的州郡牧守以征伐董卓的名义纷繁起兵。董卓因受关东军的要挟,挟制刘协由洛阳迁都长安。由此,在东汉末年,长安时间短地成为东汉王朝的国都。不过,比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东汉朝廷又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位自立,标志着东汉的消亡。关于东汉之后的曹魏和西晋,则持续定都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