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三角:古代的“铁三角”,如何影响王朝经济命脉?

2020-09-25 13:42:07 作者: 政治三角:古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王朝中心便是其政治重心。

秦汉、晋、汉唐、元、明清。

这八大主流大一统王朝中,他们的政治重心大多都沿着西安、北京、南京三大都城,进行中国古代王朝政治重心的转移。

都城的桎梏

但凡中国古代都城,他们都逃脱不了偏安一隅的宿命。

西安、北京、南京,这三大王朝政治重心的命运几乎如出一辙。

就连素有“天子守国门”的北京,也同样面临着相同的宿命。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这块平原地带成为了秦汉唐三朝最为依赖的政治重心。在关中平原的四翼,盘踞着西北萧关、西南散关、东北潼关、东南武关四座重要的关隘。

处于四关之中的平原地带,也因此得名为:

---关中平原。

“雩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

在王朝初期,关中平原凭借八百里的辽阔平原地带尚能自给自足。可是,随着王朝的渐渐发展,这块平原地带渐渐失去了农耕能力,更多的时候,关中平原都在闹饥荒。

这种情况在汉唐时期更为显著。

究其根本,其实也不难理解。

关中这块伫立于天子脚下的土地,毫无疑问具有着强大的吸血能力。所有外围资源在顺利进入关中平原之后,真正能够享受外来资源的阶层,除了皇家子嗣,其实就是遍布在关中平原京畿周围的达官显宦。

“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汉朝时期,自以土地肥沃的关中平原,已经需要巴蜀地区进行经济输血。

如果把关中平原看成一个点的话,那么以这个点为中心的关中四翼,可以形成三个相互独立的环形供给圈层,这三个环形供给圈层,也是处于整个王朝社会中各阶层的重要体现。

越来越多的剥削阶层,将更加的资源集中到个人手中。同样,西安作为古代一个重要的政治重心,它的吸血能力对于就近突袭的吸噬能力同样让人恐怖。

皇族、官宦、战火,这些极具破坏力的因此经过漫长的岁月,足以摧垮一个王朝的政治重心。

所以,唐朝以后的西安,再也未能重新成为一个王朝的政治重心。

因为,关中平原已经无血可吸噬。

这个时候,他们最为合适的选择是走出关中平原,进入一个更为合适的地区,以此来作为一个王朝新的政治重心。

当然,西安想要一下过渡到北京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更为合适的方法是在过渡地带寻找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政治枢纽地。

洛阳、开封成为一个王朝的政治重心,莫过于此。

其实,晋、唐已经渐渐倾向于转向中原地区。不仅仅是因为长期的战乱,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关中经济已经彻底颓靡,即便给与更加漫长的时间,仍旧难以彻底恢复繁荣的经济面貌。

说白了,关中经济已经彻底被汉唐两个大一统王朝吸噬掉了命脉。

唐朝之后的两宋王朝,北宋定都汴京(今开封),南宋定都临安(杭州)。这个时候王朝的政治重心更加东移,可它的基线仍旧是以洛阳为基点,全力进行东移,一直抵达如今的开封。

元朝时期,这个在北部边塞成长起来的强悍民族,并没有深入中原大地,他们将王朝的政治重心安置在了如今的北京。

“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元朝定都北京,也彻底揭开了古代王朝政治重心的全面东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