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魏明帝曹叡的男宠——曹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2020-09-25 16:06:43 作者: 传说魏明帝曹

在古代盛行上位者亲近男宠的情况,不只是公主、太后这种贵族女性,还包括一些男性贵族。这种关系在古代虽然算不上特别常见,但是至少史料当中还是没有那么避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上层贵族与男宠之间的故事,比如著名的"龙阳之好"、"断袖之癖",就出自《战国策》与《汉书》。而在三国时期,也有一个疑似魏明帝曹叡的男宠,就是曹休的儿子曹肇。

曹肇其人

曹肇的命运很好,就因为他姓曹,他的父亲是曹魏的大司马曹休。我们都知道任人唯亲这个词语,形容曹操集团或者曹魏初期来说正合适。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周公治理鲁国的初期国策就是"尊尊而亲亲",同一时期的孙权也是重用孙氏宗室,刘备没有办法,只好用关羽、张飞老哥俩。

曹操或者曹魏也是一样。曹魏前期的地方边镇大多都是曹氏、夏侯氏子弟,尤其是东线的曹休,不仅军权重,地位也高,是曹魏的大司马,还要高于大将军。等到曹休去世之后,大司马的位置才落到了西线的曹真的头上。

说了这么多曹休的介绍,无外乎是说曹肇的家世显赫。身为曹魏三代重臣、大司马、扬州牧、扬州都督、长平侯曹休的儿子,曹肇的仕途当然也是不用愁的。曹肇没有像曹休那样出镇到地方,累积资历混个都督当当,而是留在了朝中做中都官。

《三国志·魏书·曹休传》附列的《曹肇传》对曹肇的评价是"当世才度",算是一个正面评价,但也是一句没营养的废话,基本上一笔带过。曹肇的仕宦经历是散骑常侍、屯骑校尉。其中散骑常侍是个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的官职,皇帝出门就骑个马跟着车舆屁股后面走,除此之外还有劝谏皇帝的义务和权力。虽然没有什么权力,但是与皇帝这个最高首脑非常亲近,这也意味着在很多方面有话语上的影响力,"常为显职",也是一个积累资历的官职。

屯骑校尉是北军五校之一,北军五校分别为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营,在西汉时期有八校,东汉缩减为五校,归北军中候监管,到魏晋归中领军监管。北军五校是中央的禁卫军,屯骑校尉就是屯骑营的军事长官,拥有一定的中军的兵权。从散骑常侍、屯骑校尉的官职来看,虽然曹肇的职权并不重,地位也不够显赫,但是与曹叡的关系很是亲近。这也是积累资历的必要过程。

托孤风波

曹魏后面被司马氏取代,没有衰弱就被覆灭,很大程度上源于曹叡,倒不是说曹叡有多么昏庸,而是曹叡死得太早,他的继承人曹芳的岁数太小,没有能力亲自处理政治,只能找托孤大臣辅佐。古代少帝与辅政大臣的矛盾、斗争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辅政大臣手握权柄,也容易滋生野心,从而压制、取代少帝。其实曹魏、蜀汉、东吴都出现过少主即位,权臣辅政的情况,只有蜀汉最成功,刘禅和诸葛亮君臣和谐;东吴在孙亮时期有一个过权臣互相倾轧、威胁皇权的过程,但是被孙休终结;而曹魏就在司马氏篡权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曹叡给曹芳敲定的辅政大臣是曹爽和司马懿,两个人互相斗争,曹爽没干过司马懿,被司马懿发动兵变连根拔起,此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经营,平定多次兵变和政变,终于取代了曹魏。曹爽没有能力,司马懿野心勃勃,可以说曹叡是所托非人,彻头彻尾的失败。然而实际上曹爽和司马懿并非曹叡心中的最佳选择,在二人之前,曹叡还有一个名单:曹宇、夏侯献、曹爽、曹肇、秦朗。曹肇赫然在列。这个名单有两个特点:人物较多,可以互相制衡;都是曹魏宗亲,以保证他们的忠诚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