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 日本炮楼上的探照灯用什么发电? 日本老兵含泪说出真相

2020-09-28 17:40:56 作者: 抗战时期,

在很多抗战电视剧里,我们经常能看到日军有一种叫炮楼的防御工事,我国民众则称其为碉堡。而炮楼大都由砖头、三合土(掺泥的水泥砂浆)和木料堆砌而成,固若金汤,防弹效果一流。通常,里面只有少量日军把守,通过在墙壁上开的射击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由于欺负我军没有炮,这种炮楼在中国战场上发挥了奇效。而这些炮楼的大多都是日本抓捕的我国老百姓修建的,用中国人修的工事攻打中国人,日军手段之毒辣,可见一斑。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影视剧里的这些炮楼一到了夜晚大都灯火通明,基本每一层都有一盏白炽灯。而炮楼外更是结尾森严,各种岗哨林立,还有大型探照灯在附近来回横扫。这里,笔者产生了一个疑问。战争时期,日军的电力供应真的就这么充沛吗?

事实上,当时日本手头可以利用的电力资源是相当少的。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日军虽然控制了我国东北三省及北平、天津、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电业。但说实话这些主要发电厂和送电线路都在城市,像是晋察冀周边的农村,基本上是很难通上电的。而这些炮楼又基本修在农村地区,又怎么能每晚灯火通明呢?

再加上我军敌后游击队对日军配电线路的破坏,当时日军想要把城市的电力引流到农村是很难实现的。因此,除了那些离城市较近的炮楼能供上电,用上白炽灯和探照灯外。农村腹地的炮楼,电力都是相当原始匮乏,晚上日军基本上都在用煤油灯。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护我国电力设施不被日军所用上,国人也做出了巨大牺牲。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上海沦陷。当时浦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童世亨就拒绝了日本人的合作邀请,还通过停止送电的方式来抗议日军入侵。

此外,1938年9月,武穴光明电灯公司的经理陈云山和3名技术人员,为了保护发电机组不被日军抢走,还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正是当时我国全体电力工作者上下一心,才给日军用电带来了极大阻碍。而鬼子的炮楼想正常通上电,基本比登天还难。

但日军也有办法,毕竟晚上没电意味着别人可以随便偷袭炮楼,电力必然是刚需。那些离城市近的炮楼,日军就自己接电,而那些深入荒郊野外的炮楼,日军就自己带发电机。

不过,到了抗战后期,日军的战备资源已是相当匮乏了。当时日本本土都急缺燃油,而前线作战的日军就更缺了。没有燃油便意味着发电机启动不了,大部分炮楼因此也就失去了照明,日军只能靠蜡烛和煤油灯驱散夜的黑暗。

其实后期对炮楼影响最大的并不只有电力,由于军资急缺,日军最后连水泥都没有了,新修的炮楼索性改成了普通的砖木结构。没了水泥加固和电力支持,我军拿下一座日军炮楼也变得越发简单起来。

二战结束后,回忆其抗战后期炮楼探照灯的供电情况,一日本老兵含泪道出真相——别说供电了,炮楼的墙壁手指一戳就是个洞,简直就是豆腐渣工程。电更是指望不上,别说探照灯了,我们自己都在用蜡烛照明。

最终,通过我国人民齐心协力,在1945年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而这些日军留下来的炮楼,成了战争的铁证,如今依然矗立在我国各地,而里面的电灯,也再也不会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