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政伦理学角度,看唐太宗李世民的管理理念及贞观之治

2020-10-06 12:07:09 作者: 从行政伦理学

引言: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贡献大,国力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共二百七十六年,其中接近一半时间在黄金时代之内。但创造这个王朝的皇帝李渊,却是贵族世家中的平凡人物,真正开创这一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的人是李渊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仅造就了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还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

黄金时代的来临,原因之一是人口大量减少,荒芜的肥沃田地,举目皆是,谋生比较容易。原因之二是太久的战争使人厌恶战争,乐意于和平安定。另一个原因是,唐太宗和他的政府正确方向的领导。李世民大帝和他的臣子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随时随地都用杨广作为警惕对象,每一件措施都求其跟杨广不同,使他们成为一个战斗团队,互相勉励督责,兢兢业业从事国家建设。从这一点来看,他们吸取前一任王朝的历史教训,及时总结经验,用王政来代替隋末暴政,制定符合当时国情的计划,在人民尊重和信任的支持下,推行廉洁政治,才获得空前成功。

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是廉政,行政伦理的价值核心是勤政。廉政,作为行政领域中特定的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在行政伦理观中具有基础性的价值定位。加强廉政建设,惩治腐败,事关国家兴衰。政府一定要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并把廉洁放在第首位,只有这样,才是符合行政伦理观的要求。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也许是唐太宗最值得称道的政绩。在他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分,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正因为有如此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保证了政府的廉政,中国开始从噩运中复苏。不数年间,欣欣向荣。唐太宗不仅做到了廉政,还在此基础上再向前进,真正做到了勤政为民。可贵的是李世民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来警告贪污,主要是以身示范和制定一套尽可能科学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

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官吏贪污的动机很小,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这就是行政伦理学中所说的行政伦理养成机制和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唐太宗通过对官员在行政责任、行政良心、行政信誉、行政纪律方面的培养、塑造和在监督防范、廉洁自律等方面机制的构建,实现了政府的廉政建设。

客观地讲,李世民大帝个人的优秀是最主要的因素,他严厉地控制自己不去触及无限权力的毒牙,并且鼓励和接受最难堪的逆耳之言。他对官员们要求:“君主如果刚愎自用,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他的部下一定谄媚他。结果君主失去国家,部下也不能单独保全。大家对国家大事有意见,一定要报告给我。”正是因为唐太宗的广开言路,虚怀纳谏,同时以身作则,以身示范,才能够任用和培养出一大批清正廉明、深明大义的臣子,因为这个优秀的公仆队伍,才能够创造出这太平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所倡导的行政伦理学

《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从八个方面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了规定,分别是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唐太宗的公务员队伍就是一支由公仆意识,廉洁,勤政,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

为什么说他的行为符合行政伦理的规律呢,在行政伦理学中,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自律性及其统一,是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属性。他律性是外在的约束力,唐太宗通过贤臣来约束自己,通过制度和激励来约束官员,这种相互约束构使整个唐朝政府能够时刻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而唐太宗的及时反省必然会起到示范效应,使整个政府官员都能够经常反思自己的错误,使廉洁,勤政成为可能,不正之风被扼杀在摇篮中。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