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文钦等人认为应该再坚守一年。他之所以这么想,很可能是上了司马昭间谍的当。司马昭派间谍混入寿春城,散布吴国援兵指日可至的消息。声称吴军一到,里应外合,还怕打不过司马昭吗?同时,魏军的老弱残兵去后方淮北就地取食,制造魏军缺粮的假象,不久就会撤兵,让诸葛诞等放松警惕。另一方面,诸葛诞见魏兵四下筑起土城以防淮水(即淮河),“只望水泛,冲倒土城,驱兵击之”。那么,诸葛诞希望的淮河水泛,靠谱吗?我们先来看一看寿春的位置。
寿春即今天的寿县,淮河主要支流颍河在其附近入淮河。淮河上游支流主要有颍河和涡河。颍河与淮河的交汇口为颍口,涡河与淮河的交汇口为涡口。寿春正对颍口,自颍河或淮河上游而来之敌,必经寿春。寿春一带为黄淮平原南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宜于农耕。
淮河流域是我国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之一,暴雨是引发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88mm,其中淮河水系910mm,沂沭泗水系836mm。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大致是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沿海大于内陆。淮河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雨量为最小年雨量的3~4倍。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0%~80%。
淮河流域也确实多暴雨,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为台风、涡切变、南北向切变和冷式切变线,以前两种居多。在雨季前期,主要是涡切变型,后期则有台风参与。大范围持久性降水是由切变线和低涡接连出现而形成。江淮流域6、7月份持久性大范围的降水天气称梅雨。梅雨期长短、雨量的多寡,基本上决定了淮河全年的水情。梅雨期结束后转入盛夏,淮河流域常受台风袭击。统计资料显示,台风雨可以影响整个淮河流域。台风型暴雨的特点是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由于暴雨移动方向接近河流方向,使得淮河流域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诸葛诞在此生活多年,应该深知气候特点,所以他盼望暴雨带来洪水,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不知诸葛诞是否注意过,淮河流域降水变率大,连旱连涝都有可能发生。也就是说,不期而遇的大暴雨随时有可能来,但要指望暴雨搞点事情,冲毁人家的土城,恐怕就有点不靠谱了。事实上,当年确实从秋到冬,雨水很少。这也属于正常现象,秋季时,雨季快速南撤,到冬季基本退出我国大陆,此时还指望什么暴雨?
与暴雨一样不靠谱的是东吴的援军。东吴吃了败仗,伤亡大量士兵,孙綝杀了大将朱异,吴军更是无心再战,孙綝只好返回建业,东吴援军再也没有来过。后来,诸葛诞与文钦矛盾升级,诸葛诞杀文钦,文钦二子文鸯、文虎投降司马昭。司马昭没费多少力气,叛军搞得支离破碎。这时他才发力,全力围攻寿春,公元258年二月,司马昭大军攻克寿春,诸葛诞被杀,至此,声势最大的“淮南三叛”最后一场寿春之战宣告失败。
司马昭能赢得寿春之战的胜利,与其正确的决策分不开的。司马昭开始坚守阵地,严禁攻城,避免无谓的伤亡。他用机动游兵轻骑断绝东吴粮草运输,使救兵不战而破。司马昭的间谍宣传起作用甚大,让寿春城内还坚信吴国援军即将到来,始终没有下决心死战。
诸葛诞握有15万大军,加上东吴的援军,总兵力约有18万。司马昭征调26万大军,与之相比,兵力虽有劣势,但相差并不是特别大。况且,对司马昭来说,久拖不决也是十分不利的。当时姜维还出兵威胁西线,可以说,寿春之战是魏蜀吴三家联合对抗司马昭,为什么最后能败亡的如此彻底?
司马昭靠兵力上的优势,迅速包围诸葛诞所在的寿春,先声夺人,没有给诸葛诞象样的反击的机会。所以,寿春之战从一开始,诸葛诞就陷入了被动境地。但即便如此,诸葛诞仍然有决一死战的机会,要知道,诸葛诞的部卒数百人在被擒后,被司马昭一一杀害,无一肯降。这说明,诸葛诞在当地是得人心的,如果下决心力战,即使不胜,司马昭也绝不会赢得如此轻松。但诸葛诞把希望寄托在东吴的援军上,寄托在天降暴雨,淮河泛滥上。非但不下决心死战一场,反而不听劝谏,滥杀无辜。先是欲杀提出正确意见的蒋班、焦彝,逼得二人投降;接着杀害前来助战的文钦,使与司马昭有深仇大恨的其子文鸯、文虎投降。正是因为诸葛诞滥杀无辜,自乱阵脚,这让寿春城中的将士不断叛变,从而一步步拉大了双方的实力差距。随着时间的流逝,诸葛诞一方的人马是越战越少,粮食耗尽,士气低迷,人心已变,司马昭大军攻克寿春就成了必然。看看寿春之战的过程,诸葛诞被称为“狗”真的不是讽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