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战争频发,南方士人为何不习武,反而吹起重文风气?

2020-10-14 16:03:54 作者: 五代时期战争

同时,正是这些条件下,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士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和精神生活追求, 出现了一批风雅的文士。

随着江南经济的高速发展, 物质、文化生活空前丰富, 因而在城市出现了一批讲究物质享受,精通文学艺术的文士,他们积极活跃在江南大地上,在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五代南方士人阶层在历史上的地位

1、士人们逐渐养成崇文好学的风尚

当时在南方社会上下形成了一股崇文好学的社会风气,文化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南唐作为五代文化之中心,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此重文之风正是南唐社会各方面努力的结果。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读书是进入仕途的最好选择。当时许多士人努力学习就是为了锤炼自己的诗篇,往往是为了考取功名。在面对五代乱世,一部分人勤于读书也并不是为考取功名,他们视文化为救世之本,希望能从书中找到治世之道,因此他们阅遍群书,在不停地学习其中的道理。

2、士人在政权中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方政权的建立者大部分都是武人,对于典章制度一窍不通。而在政权建立后,各项制度的制定以及国家权力机构的设定和完善,都需要熟读儒家经典的文士来完成。

在南汉刚建国的时候,刺史官员也是由武将担任,当时杨洞潜第一个提出刺史应该选用文士,文官理政更能让百姓受益。除此之外,南汉的各项制度也是杨洞潜主导制定的。

又如南唐刚开国时,国家制度刚建立各方面都很不完善,也是文士撰写并制定一系列礼仪制度,使之成为一代的标准。一个国家的礼仪制度是否完善,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

文士主导制度建立,实行各项章程,他们对于完善国家政权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在政权建立后的延续中,由于武将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国家日常事务大都需要文士来处理。

南方士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在社会风气转变的同时,他们对政治的参与热情也随之提高,希望在南方政权的大舞台上实现一统的梦想。

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民殚精竭虑,投身朝堂之中,在南方优越的经济生活再加上比较开放的社会风气,这些南方士人受到封建道德的约束较小,他们讲究物质生活,人情交往比较放荡不羁。

3、五代南方士人对后世产生了一些标榜的作用

南方大量士人积极参与国家政权,特别是南唐实行“以文治国”,使政权出现了文人化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宋的文官政治。

南唐从先主李昊就强调文臣善治,使用文臣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在当时,掌兵权的枢密使这种非常重要的职务也是由文人担任的,这一做法也为北宋所沿用,岳飞作为大将军也只能出任副枢密使。

在北宋政权的框架中可以见到南唐政权的影响,也可以说南唐开启北宋文人政治的先河。新兴文学扭转了士人间的风气,忠义节气成为了评判士人的重要标准,士人内在精神已经开始重铸过程。

在五代时期,正统传统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在南方士人中出现了危机,在城市中出现了一批讲究物质生活,精通琴棋书画、诗词音律的文士,这些士人的出现,预示着在经济的大力发展之下,城市里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后,文化意识开始产生了新的变化,观念发生转变。

四、结语

五代是士人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段,前期士人并不受时代的欢迎和尊重,基本在武人的轻视和凌辱下生存,生存环境恶劣。

南方各朝统治者大多出身下层,他们深深体会到乱世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同身受,于是他们在政治上保境息民、修生养息,文化上崇文好儒,创造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也配合实行了积极的人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