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刘备必败,“火烧连营”是表象,蜀军之被动超乎想象

2020-10-15 19:15:36 作者: “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刘备为关羽报仇,对吴国发动了战争(自称70万大军实际不到5万),这场战争的决战战役叫做夷陵之战。

夷陵在哪?湖北宜昌,今天三峡大坝所在地。长江三峡之险,天下共知,而蜀吴战争的决战地在夷陵,这里有什么巧合呢?

长江三峡的江道全长180公里,在这180公里长的江面上,长江的水位从185米降低到了65米,知道了这些,我们不看地图也能推断三峡以下,江面大多宽阔而平稳,两岸逐渐呈现平原地貌。所以蜀国兵锋一旦突破三峡,吴国的长江天险优势将沦为蜀吴共有,再说从地理位置看,蜀在上游吴在下游,江岸都是平原的话,蜀国反而有地利优势了。

夷陵就在这个关键位置,所以在这个位置决战,应该是蜀国发兵的时候吴国就决定好了的,这么关键的位置,刘备并没有提前意识到会是决战之地,那么刘备阵营里的荆州派会想不到(荆州派熟悉长江流域),这里需要值得注意。

刘备屯兵夷陵需要建八百里连营,正应了三峡之险,刘备需要在连营中度过一个夏天,试想即使东吴不火攻,只适当骚扰蜀军至成为疲兵再攻,刘备能抵挡的住吗?刘备之伐吴之被动可见一斑。

夷陵之战的背后还有很多不合理事件,重点就是蜀汉有多名顶级人才在关羽死后到刘备出兵之间的一年中死亡。具体包括此时刘备阵营第一谋臣法正,五虎将之张飞、黄忠。

为什么说这三个人重要,因为刘备伐吴时候带的是黄权、冯习、张南等,倘若刘备带的部下是法正张飞黄忠,则进展必定迅速,可能在天热之前进入夷陵区域,进攻势大,决战地就会沿长江流向东移,移动到对刘备有利的位置。

刘备建八百里连营的史料是:公元221年,刘备为报吴袭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试想法正张飞黄忠在,必能增厚刘备军的攻击力度和战略格局,不至于在三峡两岸的险道为了拖过夏天被火烧连营。

公元220年蜀国多个名将名帅病死,除了让人惋惜,并不能让人怀疑会是间谍作祟,但是张飞之死却有疑点。

三国演义描述,张飞酒后鞭打范疆张达,所以范疆张达晚上趁张飞熟睡杀掉张飞,带首级投奔吴国。有史料佐证,这二人中有一人是张飞副将,所以逃跑的时候未被兵士阻拦。

这个事情的疑点是,张飞喝醉了,身为副将熟悉张飞的性格还敢顶嘴,显然是找打,既然是找打,那么很可能杀张飞是预谋。而且二将最后逃到吴国时候已经丢掉了张飞首级,面见孙权时也并未被怀疑。所以范疆张达可能提前被吴国买通。这样看,法正和黄忠名义上是病死,实际上是不是其他死因呢?

不管怎样,蜀国伐吴兵力不占优,地形不占优,将领不占优,时节不占优,后勤不占优,无论如何也是必败的仗,但站在刘备的角度上这仗真的要打,无论是为关羽,还是为拿回荆州。蜀国倘若保留这些实力,以后也再拿不回荆州了,“隆中对”将彻底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