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信息交流并没有当代这么发达,却也通过书籍、信件、口口传道等方式将不同的信息散播在各地,其中传播的人或者事情,听者就会对那些人事产生自己的理解与想法,甚至仰慕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追星"。
1、 孔子慕周公
孔子作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开创了儒家学派,闻名于今,甚至在当代各地都有孔子学院来纪念他,享誉国际,可他作为一个古今影响深远的"圣人",也有自己一直仰慕钦佩的人,甚至连做梦都会梦到他。在梦中二人交流学问,研究学术,像是多年的老友一般,欣然快乐。
孔子仰慕的人便是周朝周文王的四子,称为周公,孔子非常钦佩周公能在乱世中站足跟脚,甚至写了名传至今的《周礼》,文化思想涉及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孔子对周公的钦佩之情直到建立儒家学派的时候都没有因此而停歇,反而愈演愈烈,他对自己的学生推崇《周礼》,并在他们面前大力夸赞周公的厉害之处,导致他的弟子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些影响。
而孔子从小便梦到过偶像周公,直到他老了的时候没有梦到周公了,都觉得遗憾与惋惜,可见孔子对于周公这个人的肯定与喜爱。这种感情越发让孔子肯定自己的所作所为,制定立法,公平教育,推崇"仁义",他走上了与自己偶像周公相同的道路,甚至比周公走得更深,影响地范围更为深远。
2、 秦王争韩非
提起韩非这个名字就算不了解历史的人都会因为历史课上的内容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他的思想与书籍都对当时的政治格局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便是因为他秦王对韩国发动了一起战争。
韩非研究涉及的方面受社会大背景下七国之争的影响,主要内容便是"权"与"术"的辩证统一,他出书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却不为当时韩国的君主重用,一直怀才不遇的韩非郁郁寡欢。
与韩国君王的漠视对比,秦王在看到韩非书写的《说难》等书之后,大力夸赞此人的才干谋略之术,恨不得立马赶到韩非的身边与他探讨交流,于是在这种迫切想见到本人的情绪下,秦王干脆命令军队攻打韩国,吓得韩王立马命令韩非出使秦国,生怕晚上一步让韩国灭国。
虽然在这之后韩非因为小人的奸计而被谋害了,但秦王对韩非才学的钦佩却无作假,为偶像发动战争,世上也就他一人了吧。
3、 杜甫仰李白
李白与杜甫在历史上并称诗仙诗圣,二人在文学成就上可谓上下五千年很少有人能超越并列,一个浪漫豪放,一个沉郁顿挫,各自各自的特点。李杜的诗风与他们各自的社会环境有关,李白出名的时候在繁华璀璨的盛唐,而杜甫写诗主要是正对晚唐的萧索落魄,于是就造成一个现象,那便是杜甫初出茅庐,想要考取功名取得成就的时候,李白已经享誉大名,被世人夸赞评论了。
于是在杜甫的心中,李白的形象一直都是遥不可攀的,一直到天宝三年的时候,二人相遇并开始周游明川古迹,在这期间李白与杜甫互相写诗赠予对方,那段时光可以说是杜甫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他先是觉得自己"追星成功",再者自己的诗篇又得到了李白的肯定,于是就算在二人分别之后,杜甫仍旧疯狂思念李白,写诗赞美他。
可惜的是,在二人分别之后,李白却很少有追忆杜甫的诗篇,或者说这些诗篇没有流传下来,这其实是与李白的性格有关的,在李白的心中,永远都是看重自己多一些的,毕竟他狂放不羁,对杜甫是以一种长辈对小辈的态度的。
但无论如何,杜甫作为李白的"粉丝头子",一生写了十几篇关于自己偶像的诗篇,春日追忆、夜中梦到、年末怀想等等,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可是杜甫将自己对李白的崇拜与喜爱一字一句写进了诗篇中,赞美了他人,也同时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