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杉|一本残书引起的一系列发现

2020-10-21 17:43:16 作者: 高山杉|一本

从传中出现的“铁君定公”(江沅字“铁君”,“定公”是对“祖定”的尊称)于道光十四年“校大乘经数十种,设局开印”,以及传主从“定公”受三皈五戒并得法号“师寿”等事来看,这位陆安人陆岫梅(明清时六品官之妻封“安人”,其夫吴昌濂任布政司理问,属从六品,所以陆氏得封“安人”)正是施资刻印《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的“法名师寿”的“五戒优婆夷”。

图五据陆安人传,在她过四十岁生日的时候,“以所刊《法华》、《华严》等经施赠”。这句话显示陆岫梅不仅帮助江沅刊印过《华严经》,还刊印过《法华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七卷)。朱绶的江沅传也提到手书登版诸经中有《法华》,应该就是陆岫梅施资助刊的。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这部《法华经》

(索书号19269),装成七卷七册,其字体和版式与两部《华严经》完全相同

(图五)。

图六在卷七之后还有四行刊记,内容十分重要:“姑苏善女人吴门陆氏施资敬刊,苾芻祖定敬书(俗姓名江沅),金陵吴长喜谨刻(字学圃),道光壬辰嘉平胡树声谨识。”

(图六)“姑苏善女人吴门陆氏”必指生于苏州嫁入吴家的陆岫梅无疑。与《华严经》不同,这部《法华经》在江沅法名的下方还用双行小字刻出了他的俗家姓名。从陆安人传所附胡珽(即西史氏)评语来看,胡之信佛就是缘于陆的刊经活动,而陆之归心净土,则又是得到胡珽之父胡树声的劝导。有意思的是,《法华经》刊记的作者正好又是胡树声。与《华严》一样,《法华》的刻工也是吴学圃,他是嘉庆、道光年间苏州极为有名的刻工。江沅与其孙江元文勘定重刻的《成唯识论随疏》,也是由吴学圃承办的。该书的刊记以及江元文所写《题后》都说到,重刻的《随疏》经版放置于师林禅寺。这个师林禅寺应该就是陆岫梅过四十岁生日时于中“供佛饭僧”的师林寺,是苏州最有名的寺院之一。

图七

图八从《入佛问答》钦嘉枚跋提到的“其晋唐两译《华严》及《法华》《楞严》,皆楷法精妙”,可见除了《华严》唐译两种和《法华》之外,江沅应该还写刻过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也就是所谓的《六十华严》。我在国图也发现了此书一部

(索书号19285),一共二函十五册,第一函七册,第二函八册

(图七)。书前还有一则刊记:“道光乙未岁师林寺敬刊。”

(图八)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检索发现,2014年12月曾上拍过此书残本一册(http://www.kongfz.cn/16592393/),内容包含卷四十八到卷五十。后面两卷略经装裱后又于2019年9月重新在孔网上拍(http://www.kongfz.cn/40470474),结拍当日我因为犯瞌睡错过了加价,事后懊悔不已。值得注意的是,晋译《华严》的字体除了目录部分

(图九)之外,正文的字体

(图十)与《法华》和唐译两部《华严》并不相同。

图九

图十朱传和钦跋都提到江沅还刻有《棱严》或《楞严》

([唐]般剌密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万行诸菩萨首楞严经》十卷)。从天津图书馆所藏一函四册的道光十二年(1832)刊《楞严经》

(索书号S4479)的版式以及著录了吴学圃的名字来看,极有可能就是江沅的写刻本。可惜这部书目前还无法看到。陆安人传说江沅“校大乘经数十种,设局刊印,五年始毕”,可见他当时刊印的佛经尚多,可能远不止《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四十华严》《法华》与《楞严》这五种。非常巧的是,正当我在网上网下调查这批江沅刻经时,中国书店2018年秋季书刊资料文物拍卖会古籍善本文献专场上拍了清刻本《梵网经》等两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