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是日军发动侵略的精神源泉,二战后为何没被美国烧毁

2020-10-23 01:37:01 作者: 靖国神社是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0日以后,麦克阿瑟乘坐“巴丹号”座机登上了日本的土地。紧接着,40万美军陆续进驻日本本土。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美军全面进驻日本后,以麦克阿瑟为首的盟军占领军最高当局对日本展开了非军国主义化的改造。可令后人感到有些奇怪的是,尽管盟军占领军当局对日本的民主改造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象征——靖国神社却一直保存到今天。

那么,麦克阿瑟为何放弃烧毁摧毁日本的靖国神社呢?

上图_ 靖国神社 老照片

麦克阿瑟欲烧毁靖国神社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派出6艘航空母舰大举空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对日宣战。在与日军的反复激战中,美国大兵意外的发现——日军是一支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魔鬼部队”。即便在太平洋战争后期武器装备占据劣势的前提下,日军航空兵也能集中数千架飞机,对美军展开人类有史以来惨绝人寰的“神风特攻战”。

为了摸清楚日本人的精神信仰,美国人对日本的文化展开了细致的研究。最终,美国人得出了结论:天皇的绝对权威和武士道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日本人的骨髓和灵魂。

日军高官对基层士兵宣传所谓的“靖国神社是天堂,死了之后都能被供奉到那里”,这就让日军士兵为了所谓的“进入靖国神社天堂”而战斗到底。最终,美国人得出了一个结论:靖国神社的存在是日军发动侵略战争,敢于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重要精神源泉。要想彻底摧毁日本人的精神信仰,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再次复活,美军打败日本后必须摧毁靖国神社。

上图_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美国军事家、政治家

到了1944年,太平洋战争胜局已定,美国政府开始考虑战后改造日本的相关计划。美国政府在这一计划中指出“靖国神社并非我们所认为的宗教,日本人非常崇拜军国主义,产生了攻击性特别强的国家主义精神”。美国政府认为,日本人的神道教是有违宗教信仰精神的。靖国神社作为日本神道教和军国主义信仰的“灵魂场所”,在战后要被美国占领军取缔。

从此,摧毁军国主义的政策一度成为了美国占领日本的既定政策。1945年8月15号日本投降后,麦克阿瑟刚开始也是按照这一政策对日本进行改造。占领日本后不久,麦克阿瑟就下令:100名美国大兵携带工具烧毁靖国神社。

可就在麦克阿瑟即将烧毁靖国神社的关键时刻,事情却突如其来的发生了逆转。

上图_ 二战日本国内军民参拜靖国神社

麦克阿瑟的思维发生逆转

美军火烧靖国神社这件事传到了靖国神社的负责人横井的耳朵里。为了保住靖国神社,横井拜访了美国占领军负责宗教事务的军官巴斯。横井表示,靖国神社是“宗教自由”,而宗教自由和美国的治国理念是吻合的。在横井的一番解释下,巴斯终于认可了横井的观点。随即,巴斯将横井不摧毁靖国神社的想法报告了美国占领军当局。

上图_ 日本军人在靖国神社的留影

横井的想法很快在美国占领军当局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应。占领军当局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应该保留靖国神社,一派认为应该烧毁靖国神社。然而,经过反复的讨论,保留靖国神社的意见占了上风。到了1945年11月,靖国神社不仅没有被麦克阿瑟烧毁,包括裕仁天皇在内的军政要员还在盟军占领军当局的监督下参拜靖国神社。

为了照顾同盟国的情绪,美国尽一切可能弱化靖国神社的军国主义色彩。1945年12月,美国宣布废除日本的神道教,但靖国神社以“一般宗教场所”的名义被保存下来。1946年4月,麦克阿瑟要求日本天皇不准参拜靖国神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