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隋唐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正面人物——罗艺。而事实上,真正的罗艺并没有演义中那么光辉与伟岸。而小说终究是一本小说,并不能当成正史来看。那么,历史上真正的罗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最终又有怎样的结局呢?
在小说《隋唐演义》当中,罗艺的形象很讨喜。和儿子罗成割据幽州一带,维护一方百姓和平,并且精通枪法,守护边疆数十载屡建功勋,官拜北平王,最终却被苏定方暗箭射死,结局十分悲惨,令人惋惜。其实,历史上罗艺的形象并没有这么伟岸,最终的结局也很不堪。
罗艺,字子延,襄州襄阳人,寓居于京兆府云阳县,其父罗荣曾担任隋朝的监门将军。据史书记载,罗艺生性残暴狡诈、刚愎固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做人做事方面丝毫没有底线。但同时,罗艺却是天生将种、武艺高强,尤其擅长用槊,因勇猛善射在战场上屡建功勋,渐渐凭战功官至虎贲中郎将。
罗艺在隋唐时期,独霸一方,他占据幽、营二州,在地方上颇有声望。吧、叛臣与文化及、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以及王世充各方势力都招降过罗艺,但是都被他拒绝了,罗艺仔细观察数年后,决定投靠李渊阵营。
武德三年(620年),罗艺表示归顺唐,令唐高祖甚是欢喜。李渊为安抚罗艺,下诏封他为燕王,并赐国姓李,所以罗艺在史书中又被称为李艺。罗艺归唐后,独自联合唐军与窦建德、刘黑闼作战,对唐朝平定河北立下大功。
在合击刘黑闼期间,罗艺与太子李建成相识相知,最后成为心腹党羽。此时,李建成与李世民因争权夺利已势若水火。后来,罗艺无缘无故凌辱、殴打李世民的亲信,行为极其嚣张,加剧了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唐高宗对罗艺的行径很是震怒,久久不能释怀,但最终还是原谅他了。此时突厥屡次骚扰边境,高祖为防止罗艺再次惹事,便让他镇守泾州。
不久“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并夺得太子之位,不久后逼迫父亲让位,随即登基为帝,是为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称帝后,不仅没有追究罗艺当年的过错,反而进拜他为开府仪同三司,意在安抚笼络。罗艺也知道李世民的用意,自知以后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再三犹豫后,决定举兵造反。
贞观元年(627年),罗艺假称奉密敕,麾兵入朝,途中占据豳州,准备集聚兵马后再度攻城略地。太宗知道后,命令长孙无忌、尉迟恭火速出兵平叛,结果还没等到他们到达豳州,赵慈皓便与统军杨岌密密商议诛杀罗艺,结果事情败露,赵慈皓被罗艺抓住。杨岌当时在城外发觉有变化,匆忙带兵攻打罗艺。罗艺大败抛下妻女,率领百余名骑兵逃窜,准备到突厥境内避难,结果在行经乌氏驿站时,被随从斩杀,首级随后被送入长安。
扩展资料
明末清初作家袁于令创作的小说《隋文遗史》,罗艺原是北齐驾下勋爵,见北齐国破,不肯臣隋,统兵杀到幽州,结连突厥可汗,同心反叛。隋朝累战不克,只得颁诏招安,将幽州割与罗艺,统雄兵十万镇守幽州。此书还首次给罗艺添加了一个虚构的儿子罗成和夫人秦氏,秦琼成了罗艺的侄子。清初作家褚人获创作的《隋唐演义》一书,也沿用了《隋文遗史》的这部分描写。
清代演义小说《说唐》中,“罗艺,字廉庵,北齐勋爵燕公,隋封为靖边侯,秦琼之姑父,父罗允刚,夫人秦氏乃亲军护卫秦妲之女,子罗成。”《说唐》里的罗艺为人正直,能使一杆滚银枪,守护边疆,后死于苏定方之手,未能活到唐朝建立,而儿子罗成排名隋唐第七好汉,在《说唐后传》罗通扫北中,男主角扫北王罗通也被描写成为罗成儿子,罗艺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