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拥有两个刚猛的文臣和武将,为何外战还是屡战屡败

2020-10-24 18:30:41 作者: 宋仁宗拥有两

宋真宗驾崩,将皇帝位置传给了第六个儿子宋仁宗。

宋仁宗在政治上非常清明,自己去奢华,就陋简,关心民间疾苦,是中华帝国所有皇帝中,最为关心老百姓生活的一个。

而且他在位的时候,有两个非常得力的助手,正好一文一武,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

文臣,叫包拯;武将,叫狄青。

包拯是一个比魏征要精明得多的贤臣,也是干练之臣。包拯有着缜密的推理思路,所以断案开府,成为一代佳话。

可是包拯过于戆直。他敢于指着皇帝的鼻子说真话,这个劲头,比魏征还要过分。

狄青是宋仁宗时期唯一的优秀的武将。若在其他朝代,必定大展才华。可惜偏偏生在了宋朝,白白埋没了一身本事。

按常理讲,有了包拯,朝廷上便少了许多佞臣;有了狄青,扭转了大宋军备越来越差的现状。

一个国家,只要政令清晰,能够安定民生,就可以长足发展。政令清晰,是因为朝中多贤臣,就能使政令顺畅。政令顺畅,朝野上下便会同心同德,国力便会蒸蒸日上。

传到宋仁宗,已经是第四代皇帝。宋朝的国力,无论经济、文化、兵力,都处于上升期。

可奇怪的是,对抗大辽和西夏的战争,却老打败仗。

狄青,是在宋仁宗时代的武将里面,脱颖而出的优秀将军。

他虽然出身寒门,却从小刻苦练习武艺,学习兵法。直到西夏军队入侵,狄青随军征战,方才展露头角。

因为打战勇猛,他戴着一个青铜面具,经常在战场上如疯似颠,被西夏称为“面涅将军”。

狄青因为勇猛,立下了卓越战功,因功升到延州指挥使。

但是狄青与西夏在斗争的过程中,虽然每次都取得小型战役的胜利,却掩盖不住宋军疲软的整体事实。

究其原因,大宋王朝重文轻武的战略方针,导致老百姓都不愿当兵,更不愿到边关来对抗外敌。

而大宋朝廷宁愿赔偿给西夏每年银两、丝绢和茶叶,也不愿让武将们拥有自己的军队。

狄青一直情绪不佳。不久,受到朝廷无谓的猜忌,将他调任到陈州。这是明显的明升暗降。

不久,狄青便郁郁而终。

包拯也是如此。民间称他为包青天,是因为他在朝野两方面,既维护朝廷的体面,又体谅民间的下情。

其实宋仁宗,之所以得到“仁”的尊号,也能算得上一代明君。

包拯指着他的鼻子,他可以忍受,并且知错能改;武将军力不如外藩,他心里也清楚,却在军事福利方面都给予极大优惠。自己一生都非常节省,丝毫不浪费粮食,和大肆铺张。

太奇怪了!有明君、有名臣、有名将,对抗外敌总是吃败仗!

我以为,就是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大宋国策路线的问题。重文轻武,必然导致民无战心,不服兵役、不愿当兵。

不服兵役,谁来保卫国家?不愿当兵,怎样发现人才?

其二,是国势衰弱的问题。此消彼长,大宋在衰退,而大辽和契丹如朝阳正在冉冉升起。

将不如对方、兵不如对方、军事不如对方,这仗还什么打?

中华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近代史。外国用更先进的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长达一百多年。

而始作俑者,就是从大宋王朝开始。

文化发展得再高,也只能舞文弄墨;经济发展得再好,也只会让别人眼红;连自己的国门都守不住,就只能割地赔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