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两路:辽阳方向,虽然路途较近,但沿途都两侧都是山岭,进军困难、易遭埋伏;开原方向,则要翻越鸡冠山脉才能取道河流,补给不易。
这两路,适合用奇,不适合主力作战。
杨镐的计划,是制造东南路为进攻的假象,吸引努尔哈赤军,以沈阳方向为主攻,直取赫图阿拉。
好计划是怎么搞砸的
计划虽不错,但还看怎么执行。
大明显然搞砸了这个计划。
1、误判兵力,盲目开战
大明原本计划用20多万人来打这一仗,可最后为何只搞了十来万人呢?
因为,大明朝廷以为自己有20多万人。
杨镐曾奏报:努尔哈赤有12万人,我只有7万多人,还不能打!(《明实录·万历卷》)
大明却不相信:这些人,平时多报兵力,以方便吃空饷,战时少报兵力,怕承担任务。杨镐说只有7万人?至少隐瞒了一半。
于是,大明连发红旗,催促决战。
2、虚实暴露
其实,杨镐东南佯攻,东北主攻的计划,几乎骗过了后金。
由于前文所说,宽甸出发,海运、水运最方便,因此,后金一直很关注这个方向。
恰好,由于东南路远,刘铤先出发,后金众将一度认为这路是主攻。
可是,杨镐自己搞砸了。
首先,杨镐牛逼轰轰致书努尔哈赤,说自己几月几日来攻,准备怎么来打你。
虽然各处兵力的数字是假的,但基本的战役企图已经全部暴露。
接着,刻意隐瞒的各路兵力,也暴露了。
出兵之日,大雪纷飞,道路难行。各路大军为了依令抵达指定位置,晚上举火把行军。
如此,各路人马的规模,就在这一片红火中,彻底暴露。
分进合击,虚实全部暴露了。那还打个屁!当然被努尔哈赤从容部署,各个击破了。
3、无节制之军
开战后,大明更是显示出:他们是一支无节制之军。
担任主攻的西路杜松,日行六、七十里,盲目过河,将本就不占优势的部队又一分为二,被努尔哈赤迅速击破。
李如柏,更是不支援力战的刘铤,仓促退兵。
至于叶赫、朝鲜,一个见势不妙开溜,一个临阵投降。
这些“宿将猛士”,果真表现得像努尔哈赤所说得“乌合之众”。
总的来说,我认为:萨尔浒之战中,外线进攻,分进合击的计划,本身并没有大问题。
但是,此战中,朝廷与统帅互相不信任(连实际总兵力都沟通不清楚),各将之间互相不信任。
部队烂到了这样的地步,分进合击也好,集中一路也好,又怎么可能打胜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