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汉武帝对朝鲜作战,途中为何连杀两官?领导心思要揣摩

2020-10-25 20:53:33 作者: 资治通鉴:汉

说到这,让老廖想起了“马邑之谋”中的王恢。王恢的三十万汉军在面对匈奴十万骑兵撤退时,居然没有进行追击,后来还笑着和武帝说“老臣这是为您保全了三十万大军啊!”

虽然武帝没有杀王恢,王恢却因武帝的话自杀而死。

“今单于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只取辱。固知还而斩,然完陛下士三万人”

“首为马邑事者恢,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尉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资治通鉴》

王恢:“呦!老哥也下来了?”卫山:“大意了,大意了!做事之前忘记看您的传记了”王恢:“我尼玛......”

公孙遂之死

武帝派公孙遂去,是因为荀彘和杨仆争功所致。

荀彘因为军力强大,想要以武力取得朝鲜。

而杨仆军力弱小,想要通过柔和的和谈政策来收取朝鲜。

正因如此,朝鲜王卫右渠找到杨仆,想要向其投降。

荀彘一听就不乐意了,毕竟如果杨仆要是和平解决了朝鲜事端,不说自己出力不讨好,而且功劳都会是这个杨仆的。

“左将军急击之,朝鲜大臣乃阴间使人私约降楼船,往来言尚未肯决”

“左将军亦使人求间隙降下朝鲜,朝鲜不肯,心附楼船,以故两将不相能。”

——————《资治通鉴》

左将军后来也向朝鲜明示了自己接受他们的投降,可朝鲜王就是不买荀彘的帐,一门心思地想向杨仆投降。

首先,这里老廖认为不是反间计,毕竟当时朝鲜确实想要投降。

朝鲜之所以不肯投降荀彘,其实是为上次投降要求他们卸甲的事耿耿于怀。荀彘:“老兄,你看你怎么还小心眼子呢?”卫右渠:“谁让你上次摆我们一下?不存在!不可能!就算投降我们也只向杨仆将军投降”杨仆:“好尴尬呀......”

武帝为调停这一尴尬,派了公孙遂前往,在临走前刘彻特意交代公孙遂“相机行事”

“天子以两将围城乖异,兵久不决,使济南太守公孙遂往正之,有事便宜得以从事。”

——————《资治通鉴》

其实公孙遂要做得很简单,只要接着卫山之前有关朝鲜投降的工作接着做就好了。

而且汉武帝让他去的意图很明显,就使想利用朝鲜对杨仆的好感,尽早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可公孙遂在这关键时刻犯二了,居然把武帝告诉其的“相机”形式,理解成了“随你处置”。

公孙遂一到任就把杨仆给绑了,然后支持荀彘。这可把汉武帝气的,就在公孙遂汇报情况后直接砍了他。汉武帝:“老弟,朝鲜都说了要向杨仆投降,你倒好直接给他绑了,非要打仗,有钱烧的?”公孙遂:“非也......臣不懂”汉武帝:“来来来,快下去请教一下卫山,来人啊,拖出去!趁热!”

很多人在分析公孙遂为何会被武帝杀时,都会说是因为他不请示就把杨仆给绑了,触及到了皇权。其实,在老廖看来,这只是一部分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

朝鲜已经表态会向杨仆投降,这个时候公孙遂还把杨仆绑了,这不等于是在向朝鲜说“哎嘿!我们不接受投降,快来愉快的打仗吧!”

武帝说让他“相机行事”,其实是在敲打他不要和卫山一样出错,结果呢?这哥们直接大错特错。

如果说摆在卫山面前的题目是“非命题作文”

那么当时摆在公孙遂面前的便是“命题作文”后来

正因为公孙遂的这一操作,朝鲜内部爆发叛乱,将国王杀害,原本是朝鲜大臣的成己带领朝鲜军誓死抵抗汉军。

原本可以兵不血刃的事情变得如此复杂,在荀彘班师后,武帝将他以“坐争功相嫉乖计”的罪名当众斩首来泄愤,而杨仆则被贬为平民。

“左将军征至,坐争功相嫉乖计,弃市。”

“楼船将军亦坐兵至列口,当待左将军,擅先纵,失亡多,当诛,赎为庶人。”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