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战,刘邦虽说拥有56万大军,其实都是东拼西凑中途招来的新兵,其中多半还是各地的盟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看似人多,实则没有多少战斗力。再就是打下彭城后,难免骄傲自大掉以轻心,各自顾着抢金银和享乐,没有料想到项羽回来的那么迅速,又恰逢是凌晨,刘邦大军都在睡梦中大脑一时反应不过来,被项羽杀了一个措手不及,也不知道项羽带了多少兵马,慌乱中第一时间就是本能的逃跑,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守反击,所以一时间变成单方面屠杀,取得彭城大捷。
到了后期,刘邦经过休整,保持了军队战力的同时又联络了各方面的盟军,又有韩信这样的大军事家统一指挥作战,士气高昂,人数也是项羽的数倍之多,把项羽团团围住在垓下,此消彼长,楚军粮草断绝,大势已去,已经没有斗志了,再想重演以少胜多的辉煌已经不太可能。
项羽在彭城,带的是3万精锐骑兵,这下是十万步兵,战力差距明显。项羽并不是直取刘邦中枢,那样必败无疑。项羽充分发挥骑兵优势,先将北上的曹参、樊哙、周勃部各个击破,由于速度优势,当项羽的骑兵抵达彭城时,刘邦还蒙在鼓里。项羽不是偷偷地去彭城,而是一路击败刘邦最精锐的部队,并且利用速度甩掉汉军的残兵败将,在晚上潜伏逼近彭城。所以,刘邦才拼了老命组建了骑兵部队,正是这支骑兵,斩龙且,全歼项羽骑兵,逼项羽自尽。
古代打仗以步兵为主,骑兵是用来收割逃兵的,通过追击拖慢败兵速度,从而扩大战果。项羽主张骑兵为主,骑兵的优势就是速度和力量,从兵力上看是1:20,真打起来56万人怎么可能在一起呢,而项羽的骑兵一个大营一个大营打,在交锋的点,很大概率是项羽人多。就好比巨鹿之战,项羽打败的20万秦军都是秦军精锐,和刘邦56万杂牌军可大不一样,但他们为了围住赵国,兵力过于分散,而项羽就是看出这个破绽,用优势兵力快速集结然后逐个击破,三天破掉20万大军。
垓下之所以有一战,其实就是因为韩信不敢跟项羽正面作战,所以一个拖刀计,把项羽拖垮了,所谓十面埋伏,是连着埋伏十次,要不是项羽连战数年兵心思归,哪有这么好中埋伏,项羽胜胜在野战,败在攻城。韩信死于不懂政治,胜在细节。彭城之战是项羽以精锐骑兵打了以汉军为首的诸侯联军措手不及,等到垓下之战时那些军队可都是汉军了,协调指挥比彭城之战顺畅,而且韩信的指挥能力也要强于刘邦。
还有一点,彭城之战后汉军收服了旧秦军组建了郎中骑士,从获得项羽尸首的都是原秦军中级军官来看,汉军的骑兵那是原秦军精锐,秦地骑兵的实力比楚地骑兵只高不低,这时候汉军的短板已经补齐了。项羽的实力未必强过他爷爷项燕,而韩信的能力则相当于王翦的稳+王贲的奇,项羽再想翻盘就没机会。
三大原因决定项羽必败,项羽是军事天才不假,但缺少战略眼光,可能与他是贵族身份有关,在他心里,只想恢复楚国荣耀,当个霸主。第二,他是个英雄,不像刘邦能隐忍,他要是有刘邦一半隐忍,绝对过乌江,一时胜败乃兵家常事。第三,身边亲信有项伯这样的人,却没有萧何这样的治国之要,来保障项羽的后勤发展和后勤粮草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