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首篇《关睢》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特别是窈窕淑女的美好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令人向往。
美心曰窈,美貌曰窕,窈窕就是心灵和仪表兼美女子的模样。
窈窕的佳人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定格了2000多年后,一枚战国时期的竹简记载却颠覆了我们固化的认知。
这枚竹简来自安徽大学收藏的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称为“安大简”,它记载的诗经与我们现今读的诗经有大量的不同文字。
比如,我们现今读的《关睢》篇中“窈窕淑女”,安大简本作“要翟淑女”,实际上是“腰嬥(tiao)淑女”,身材匀称而美好的女子。
颠覆“常识”的还有《硕鼠》,现今读的“硕鼠”,意思是大老鼠,安大简本作“石鼠”,读作“鼫(shi)鼠”,意思是昆虫蝼蛄。
是我们读错了吗?“鼫(shi)鼠”怎么成了“硕鼠”, “腰嬥(tiao)淑女”怎么成了“窈窕淑女”。
【安大简本是较原始的本子,未经后代改过】
2015年,安徽大学从海外抢救回一批珍贵的竹简,包括诗经、楚史、孔子语录、儒家著作等等,其中诗经有58篇。经碳科学检测,这批竹简为战国早中期。
安大简本《诗经》是目前发现的,抄写时代最早、存诗数量最多的古本,而且未经后代改动。
安大简本《诗经》与现今传世的《诗经》,在排序、章次上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且异文大量存在。“要翟”“石鼠”便是其中的异文代表。
【现今读的《诗经》实际是汉人毛亨所传的《毛诗》】
诗经书写的是周朝时期500多年的社会生活风貌,大概成书于春秋中叶,由孔子删减编订,称诗三百。
历经秦始皇焚书和项羽烧书,西汉成立之初,许多以往典籍都不见了,汉文帝便广开献书之路,一些老学者凭借记忆,复述记录下一些旧典籍,因为是用秦以后的统一文字隶书书写,便叫“今文”。
后来,周代藏遗下来的原始古本逐渐被发现,因为是用秦“书同文”前的大篆书写,便叫“古文”。
在这种背景下,一度中断的诗经也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时西汉所传《诗经》有四家,鲁诗、齐诗、韩诗、毛诗,被称为四家诗。鲁齐韩三家属于今文,毛亨和毛苌编辑、注释的古文《诗》,属于古文。
毛诗后起之秀,地位逐渐高于其他三家。随着岁月流逝,三家诗也渐渐失传,只有毛诗流传至今。
所以,我们今天读的《诗经》并非成书于春秋的古本,而是西汉时的毛诗。
现今版本《诗经》与原始安大简本《诗经》在文字上为何有大量异文?原因大概有两种。
第一,安大简本《诗经》产生在秦之前,全国文字尚未统一,各地的语言文字书写本身就有很大差异。
第二,安大简本《诗经》还原了诗经的原貌,说明《毛诗》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改动和错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