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权下的“分权”:浅析明代政治体制的演变

2020-10-31 20:10:07 作者: 集权下的“分

01

世人公论,君主集权制发展到明朝已经趋于完善。皇权高度集中,就连存续两千多年的丞相制也被废除。但讽刺的是,也正是皇权近乎无限大的明代,在刷新皇帝怠政历史记录的同时,也催生了后世“虚君”与“民主”的标志——内阁。

这种极不科学的怪象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需要好好了解一下明代政治体制的演变。

02

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大祀天地于南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在最初朱元璋构建帝国框架时,很多方面借鉴承袭了元朝的经验,比如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三大机构,这三个机构被称为“三大府”。

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说法,这三大机构各有分工,总理天下政务,大都督府掌军旅,御史台管风纪,而中书省则为“政之本”,显而易见,都督府和御史台的地位低于中书省。

“国家新立,惟三大府总天下之政,中书政之本,都督府掌军旅,御史台纠察白司,朝廷纪纲,尽系于此”。

03

除此之外,中书省在地方也设立行中书省,总览地方军政,甚至连地方卫所都受其管辖。

如此以来,洪武朝前期构建出一套皇帝——中书省——行省——府县垂直管理的政治体系,皇帝是下令者,中书省是执行者“发号司令,责任中书”。

垂直领导的好处显而易见,由于每一级都拥有相对的权力空间,在治国理民的过程当中也更容易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决策,提升行政效率,可以说是现代国家政体的初级形态。但这种好处对于皇帝来说,却是最大的坏处,因为把相当一部分权力让渡给中书省及地方,容易造成上下蒙蔽,大臣专权陆续的隐患,这是最不能忍受的。

所以一俟天下大定,朱元璋便开始着手进行收权布局。

04

洪武九年六月,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同时把地方上对接御史台的提刑按察司,对接大都督府的都指挥使司拔高到与承宣布政使司平级的地位,在地方上确立三司并立的局面。

洪武十年七月,朱元璋在中书省之外,又另设通政司,这是一个全新的部门,主要职责是收受天下奏疏,转达下情,等于说是越过中书省,另辟一条皇帝直接与地方对话的渠道。朱元璋在颁给首任通政使曾秉正的谕旨里把通政司的“政”比喻为水,通政司的作用就是疏通水道,使其无阻塞之患。

“官以通政为名,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无壅遏之患”——《明太祖实录》

在这道谕旨里,朱元璋把中书省暗喻为阻塞政令畅通的祸患,因为按照之前的规矩,中书省为“政之本”,天下事务先通过中书省再进呈御览,也就是说,皇帝所看到的都是二手消息,这对于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来说,是不可忍受的。所以在通政司成立三个月后,朱元璋下令“诸司奏事毋关白中书省”。

短短十个字,却字字诛心,公开剥夺中书省最核心的权力,等于公然向存在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宣战。洪武十三年新春正月,朱元璋兴起胡惟庸案,在短短十天之内完成杀胡惟庸、废中书省、权分六部的壮举。

至此,君主集权制达到巅峰,皇帝真正做到了言出法随,乾纲独断。

05

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后,更是在《皇明祖训》首章严正声明不许复立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这无异于是在“丞相制”的棺材板上再钉上钉子。

乾纲独断固然能满足权力欲,但天下庶务由一个人来处理也明显不大现实,下面我们来看看朱元璋的工作时间。

“每至日鼎,食不逞暇,惟欲达四聪,以来天下之言”“鸡鸣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临百官”。

每天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哪怕朱元璋堪称皇帝中的“劳模”,也有点吃不消。所以陆续设立四辅官,殿阁大学士,让他们当自己的秘书和参谋,辅导自己处理政务。但四辅官不久就被裁撤,殿阁大学士也属于咨询性质,终洪武一朝,皇帝也没有让渡权力给六部之外的其他人。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