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一生清廉没能挽救大明,张居正半生贪腐却主导了万历中兴

2020-10-31 20:53:13 作者: 海瑞一生清廉

俗话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果国家陷入危机,那么就跟医生给人看病差不多。

治病救人要对症下药,扶危救困、中兴社稷,更应该是对症下药。

从嘉靖时期开始,明朝面临的问题在于财政严重赤字、官吏效率低下、兵备废弛,因此张居正主持“万历新政”,进行全面改革,提升明朝国力,出现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张居正主持变革的最重要两个手段就是“考成法”和“一条鞭法”。

张居正认为“核吏治”是改革的关键,毕竟改革政令需要人来执行,把人抓住了,政令通达,一切才能顺畅。

面对明朝当时“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的拖拉现象,张居正提出“考成法”,明确各个官吏的职责。

这样就形成了以六部控制地方,以六科监督六部,以内阁管控六科,一整套的管理机制,对于发布的政令,层层考核监督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心中有数。

“考成法”的责任明确,赏罚分明,保证了朝廷政令的“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确保其他各项改革举措的有效执行。

在政令通达之后,张居正开始大力推行“一条鞭法”,虽然“一条鞭法”不是张居正提出的,也不是他首先主政推行的,但是却是在张居正的强力推行下,在全国实行的。

因为要从田亩收取赋税,所以“一条鞭法”要求必须重新丈量天下的田产,这就限制了各地侵吞田产、贪得无厌的豪族的利益。

“一条鞭法”从嘉靖四十年就开始试运行,但是一直到万历六年才开始全国丈量土地,经历了近二十年,可见阻力之大,终于在万历九年,才在全国通行“一条鞭法”!

张居正主持的“万历新政”,将大明王朝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改革之前,太仓存银仅有130万两,仅够三个月开支,京仓存粮也仅够两年使用。

改革之后,国库结余达五六百万两,国库存粮达到1300多万石,足够朝廷使用十年之久,张居正的改革成效卓著,远远超过了文官吹捧的“弘治中兴”。

海瑞从出任淳安知县开始,就开始在施行清丈田亩,均平赋役的制度,但其实这不是改革,只能视为是一种打击豪强,爱护百姓的政策。

徐阶主政的隆庆初年,海瑞被外放到应天担任巡抚,此时朝廷已经在部分地区试行“一条鞭法”。海瑞到任后,大力推行清丈土地,打击豪强兼并土地。

但是海瑞这个人,清廉是清廉,但是有时候也是矫枉过正,在应天巡抚任上,就被奸诈的刁民,抓住他憎恨豪强的特点,到他这里诬告,当时有不少世家大族被海瑞给冤枉了。

这些是海瑞为官任上的一些主要施政举措,然后我们从他的一些奏疏中来看看海刚峰的政治主张。

不论是海瑞给嘉靖的《治安疏》,还是张居正病逝后,海瑞给万历的上书,列举朱元璋的法规,惩处贪官污吏和不称职的官吏,以及请求恢复屯田、盐运的实物收税,都表明了一个主张,那就是“复古”和“祖制”。

1、就政治主张来说,食古不化终究是没有市场的

从海瑞的施政和奏疏中,提到的大都是太祖祖制和法规,但他却看不起,真正把大明朝带入深渊的,就是朱元璋的祖制。

时代在发展,明初面临的环境和两百年后的嘉靖、隆庆、万历时代,面对的环境肯定不一样,所以海瑞这种一味地要求恢复祖宗法规的主张,自然要被遗弃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