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之变:唐玄宗、太子李亨和陈玄礼扮演着什么角色?

2020-11-02 10:32:55 作者: 马嵬驿之变:

《资治通鉴》记载:

“太子之立,非林甫意。林甫恐异日为己祸,常有动摇东宫之志”。

从个人利害关系出发,李林甫有此想法是自然的。但是问题的根源还在于玄宗,假如玄宗真心实意要稳固太子地位,他能容忍李林甫危及太子吗?纵使大臣与太子之间有矛盾,两者亲疏关系毕竟不同,玄宗还是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加以妥善解决的。然而,事实并没有这样。李林甫得宠的诀窍,正是在于“善伺上动静,奏对常称旨”。所以李林甫的“常有动摇东宫之志”,至少玄宗是知道而且听之任之的。以后杨国忠得势,也照样排斥太子,其原因都是玄宗疑忌太子的结果。

至于太子李亨,处在这样一种境地,日子是不好过的。虽说玄宗年事渐高,自己的继位只是时间问题,但废太子李瑛的教训就在眼前。外朝权臣又都是自己的对头,不能有所作为。如果听其自然,必然坐以待毙。史载,天宝五载(746年)李林甫为构陷太子李亨制造了一宗大案,牵累众多。然细察其事也非全属无中生有,太子私党事实上是存在的。

四、太子私党的核心人物

太子私党的中心人物为韦坚、皇甫惟明及李适之等。韦坚是太子妃兄,主管江淮租庸转运,李适之是恒山王承乾(贞观时的废太子)之孙,同李林甫一样,以宗室入相。但与李林甫矛盾颇深。韦坚结交李适之,就使太子李亨在朝廷相臣中,争取到一位支持者。皇甫惟明任陇右节度使,手握重兵,颇有战功。皇甫惟明出任边将后,见李林甫专权,非常不满。皇甫惟明与太子关系亲密,又握有兵权,在太子集团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可以说,正是皇甫惟明的明确表态,超越了玄宗所能容忍的限度,于是对太子集团下手了。

天宝五载(746年)正月望夜,太子李亨出游,与韦坚密会,韦坚又与皇甫惟明密会于景龙观。被李林甫所派的杨慎矜得知,李林甫诬陷他们俩人密谋“欲共立太子”,玄宗大怒,太子一党遭到打击:皇甫惟明贬播川太守,韦坚贬缙云太守,李适之贬宜春太守,太常少卿韦斌贬巴陵太守,嗣薛王埚贬夷陵别驾,睢阳太守裴宽贬安陆别驾,河南尹李齐物贬竞陵太守。第二年,皇甫惟明被赐死,之后韦坚也被害,太子为了自保,主动和韦妃离婚,韦氏家族被牵连,被赐死、被逼死者众多。

此外,太子集团中还有两位重要人物,一是李泌,一是王忠嗣。李泌天宝中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后遇到太子李亨,两人感情深厚。李泌曾赋诗讽刺杨国忠、安禄山等。遭杨国忠贬职。后来李亨在灵武即位,立即派人访召,视为师友,“动皆顾问,权逾宰相”。这是李亨重要的智囊人物。王忠嗣为朔方河东节度使,又兼河西、陇右节度,幼时曾与李亨生活在一起,曾公开宣称:“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于天宝六载(747年)十一月,贬为汉阳太守。

唐玄宗对太子与军镇交结是严加防范的,一旦发现李亨和王忠嗣,皇甫惟明等西北军事将领有联系,即及时进行打击。但是,太子要想继位也只有依靠西北军事力量,正因为如此,李亨在马嵬驿之变得手后,即向平凉发展,明确依靠西北军事力量。事实也正是这样,李亨一到平凉,便得到西北军镇和地方势力的支持。杜鸿渐、魏少游、崔漪、卢简金、李涵等为太子谋划,迎其赴灵武即帝位。这样,李亨就将号令全国的权力和旗号抢在自己的手中,以便能名正言顺地进行平乱,并在这一过程中确立自己的皇位,将玄宗逼上太上皇的地位。

结语

事实表明,李亨是个颇有谋略的人。他长期在玄宗和权臣李林甫,杨国忠的夹击中,政治上得以生存并最后取得胜利,在当时来说是很不容易的。特别当王朝兴亡的关键时刻,玄宗逃亡川蜀,他北上平乱前线,顺应了当时的民心,因而取得全国军民的支持和拥护。而玄宗呢,玩弄权术,压制太子,自以为聪明得计,以至马嵬驿老谋失算,仍不醒悟。李亨北上后,玄宗在下诏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都统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使时,又明令永王璘、盛王琦、丰王珙分领天下四方节度,其用心还在牵制太子李亨。然而,李亨到了灵武就立即称帝,玄宗鞭长莫及,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吞下了自己一手造成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