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军打仗,最怕什么你知道吗?

2020-11-04 16:04:40 作者: 古代行军打仗

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大规模的战争几乎贯穿了我国的整个历史。甚至于可以说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中国是个地广物博的大国,两国交战时,投入兵力往往数量众多,即使在久远的夏商周时代交战规模就已经十分庞大,已经达到几十万人之多。而且,我国的军队规模自始至终都位居世界首位,就算是今天也一样。庞大的军队如果没有了约束,与洪水猛兽无异。

古代战争

严苛的军纪就是管束士兵战时奋勇杀敌平时遵纪守法的必要手段,我国古代有《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等军规,对违反纪律的士兵处罚极为严厉。历代名将锤炼出的百战雄狮无不纪律严明,放在现在说就是纪律是战斗力的保证。但凡事有利弊,严苛的纪律加上随时面对战斗的彷徨以及作为弱势群体的怨气令军营这种特殊的大规模集体生活场所,孕育着一种躁动的风险——紧绷的神经得不到正常释放,偶然一点风吹草动就像炸药里投入火星一样,士兵都变得歇斯底里不再是自己,继而自相残杀不分敌我——这就是炸营,又叫营啸。

再说“营啸”之前先给大家说另外一个事情,叫“监啸”(又称“狱啸”或“牢啸”)。所谓“监啸”,是指监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某个犯人突然发出狂躁的喊声,继而其他被困已久的犯人也被感染嗷嗷大叫起来,最终犯人们的理智彻底被内心的愤怒给淹没,身边只要有人就会打起来,整个监狱将转眼成为地狱般的模样,这就是所谓的“监啸”。在古代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狱吏们压根不敢进去镇压,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狱神在发怒,一旦进去就会遭遇不测。

而之前所说的“营啸”其实和“监啸”相差不多,只不过是地点不同罢了。“监啸”发生在牢狱里,而“营啸”则是在军营里。在军营里其实和监狱差不多,新兵进来总是会被老兵欺负,而老兵则被军官欺负,其实这种欺负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不过一级一级这样的将自己的压力传递下去,倒霉的就是最底层的士兵了。日积月累下,很多士兵的压力已经到了一个濒临爆炸的边缘了。

古代战争

在这种时候,一旦某个士兵的压力到达了顶点,在半夜发泄心中压抑的情绪大喊大叫,这个时候军营的其他士兵就会被感染,从而引起共鸣,最终整个军营陷入混乱当中。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平日里被欺压的厉害的士兵直接不顾军纪,拿起刀去找经常欺负自己的人,整个军营会变成修罗地狱。

在古代军营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会严格规定不许半夜大叫,违反规定的将被军令处罚。然而军营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压抑的环境,如果士兵没有合理的发泄情绪的方式,日积月累下去,往往会为更大规模、破坏力更强的“营啸”埋下隐患。我们常常会在一些古代电视剧中发现,在战争中,经过旷日持久的围城战之后,一旦城池被进攻的一方攻打下来,他们往往会选择“屠城”。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除了对于敌人的仇恨外,也有让经过漫长战斗的士兵发泄情绪避免出现“营啸”的缘由在里面。

最早关于营啸的记载是东汉时期,记载于《通鉴纪事本末》,发生在东汉对西羌的战争中。一个士兵在半夜里不知为何突然惊声尖叫,使整个高度紧张压抑的军营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引发了军营内部的大规模混乱,队伍不战先溃。一支由武力强大的疯子组成的军队,其破坏力可想而知,根本不需要敌人前来攻打,自己就能在极短的时间里毁灭!

淮海战争

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营啸的记载,而有记载的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949年初的淮海大地。当年国共上百万大军纠缠在一起厮杀,蒋军在接连损失黄百韬和黄维兵团后,失败已经不可避免。由杜聿明直接指挥的,盘踞在徐州的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弃城南逃中被解放军包围于陈官庄附近狭小区域。由于是冬季,天寒地冻,饥寒交迫与解放军炮火的威力,尤其是命悬一线的心理压力令这个由军人、家属、平民还有学生组成的数量达三十万人的混乱团体不用解放军进攻,就随时有发生大混乱大崩溃的可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