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地见母、介子推割肉、豫让刺赵襄子等古代春秋典故情义感人

2020-11-04 22:31:25 作者: 掘地见母、介

齐桓公晚年的时候,一病不起,他的五个儿子各自代表五方政治势力,都想继位,于是一番混战,后宫妃子也想帮助自己儿子继位,于是宫内大乱,将桓公幽禁在宫殿里,外面筑上高墙,声称为了保护君主,不许任何人进入,于是一代霸主就这样被活活饿死在宫殿里。

过了两个月,新君无亏在政治斗争中胜出,当上君王,平息动乱,才去把齐桓公入殓。此时齐桓公已经死了两个多月,尸体早已腐坏,蛆虫遍地,爬出窗外,惨不忍睹。一代英主竟如此惨死。

晋文公的孙子晋景公也是死的荒唐,晋景公生病做了怪梦,请巫师解梦,巫师直言主公吃不到新麦子了。晋景公很生气,请神医救治,眼看新麦子要收上来了,他觉得自己并没有死而神气舒畅,便想着去上个厕所再出来把妖言惑众的巫师给杀了,结果脚一滑就掉进粪坑薨逝了,果真是没吃上新麦子。

赵氏孤儿 (春秋晋国政治家赵武)

华豹听罢,遂放下弓矢,结果公子城一箭射去,正将华豹射死。华豹是用生命维护了战争的准则和作为贵族的尊严。

晋楚邲[bì]之战,晋军大败。当晋国的溃兵败逃时,却祸不单行地把战车陷在淤泥里动弹不得。然而,追上来的楚军不仅没有“痛打落水狗”,反而帮着晋军把战车拖出泥沼,让他们赶紧回去。晋军脱离险境后,并没有着急跑路,反而回过头来对伸出援手的楚军深揖一躬,说道: “还是你们逃跑的经验多!”

《论语》里为我们揭示了贵族精神的实质:有教养、有思想、有担当。它体现的是一种仁义、一种责任,必要时候可以放弃生命来维护信义和尊严。子路为了救主,在乱军中几番冲杀,最后身负重伤,他从容地将掉在地上的头盔重新拾起,穿戴整齐后慨然赴死,他以生命践行了“君子死而冠不免”的信条,春秋士人无不以此作为人生准则。以仁为本、以信为基,重大义、轻生死,这是多人少曾无比向往的精神。但当“成王败寇”的历史观开始主宰人们的思想时,功利主义、尔虞我诈也就大行其道了。

作者简介

杨帆,湖北襄阳人,现居广东深圳。广东省青工作家协会会员、襄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龙岗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深圳文学》《襄阳晚报》《新时代文学》《荆山文艺》《新楚风》《保康》《沮河文艺》约15万字。

“赵氏孤儿”中,司寇屠岸贾假借晋景公命令,将赵氏一族满门抄斩,当时只有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因为她是晋成公之妹,在宫中避祸。朔妻身怀六甲,如果生男,则是赵氏不灭,屠岸贾一直虎视眈眈欲将赵氏斩草除根。因此,保全和绝灭赵氏的两方,都盯住了这个尚未出生的遗腹子。

公孙杵臼责问程婴: “赵氏蒙难,你身为赵家门客,为何不去殉难?”

程婴正色道: “赵家还有一个遗腹子,假如是个男婴,我一定要想办法使他活下来,假如是个女婴,我再去死也不迟。”

二人心意相通,遂为救援赵氏后代结成生死之交。不久,赵氏孤儿出生,就是后来的赵武,程婴将自己的刚出生的婴孩和赵武调换,公孙杵臼带着婴孩躲进深山,再由程婴出首告密公孙杵臼的行踪。就这样,公孙杵臼和假赵武(程婴的儿子)被屠岸贾杀害,赵武以程婴的儿子名义偷偷保全下来。

此后十几年,程婴一直顶着卖主求荣的恶名屈辱地生活着,直到赵武长大成人,并在晋悼公时恢复家族荣誉。诛杀屠岸贾以后,程婴如释负重,他决定自杀,去寻老友公孙杵臼。

程婴死了,他以屈辱的活和悲壮的死,为“义”做了最令人敬仰的注解。程婴之义最高尚,为袒护忠良之后,为国家大义,生命和名节都不重要,充满凛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