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此人名气不及张辽,却吓退孙权北上雄兵?曹操靠他守护合肥城

2020-11-12 18:33:38 作者: 三国此人名气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虽然胜利了,但是长江防线的缺点也暴露无遗。当时东吴有效统治的范围,基本都集中在沿长江南岸的一片狭长地带之中,再往南的地区开发程度很低,农业生产极为落后,缺乏足够富庶、足够广阔的纵深腹地。长江虽是天险,但它既是江东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而且长江防线过长、中间还有山川阻隔,不利于调动、集中己方的兵力,一旦有一点被曹军突破就意味着全线被突破,整个防线就崩溃了。所以就必须要把防线向北推进,拓展战略防御纵深。这也就是后世人们经常讲的所谓守江必守淮的道理。

孙权挟赤壁大胜的余威亲帅大军直抵合肥城下,又命张昭领兵进攻当涂(今当涂县)切断合肥城的后路,而此时恰逢镇守合肥的前扬州刺史刘馥刚病逝不久、新刺史刚到任之际,本以为可以将合肥城一举拿下,但没想到合肥与当涂二城中有很多以前为躲避孙策的杀戮而逃来此地的江东籍人士,他们的抵抗异常坚决,张昭在几次进攻当涂无果之后,就独自撤兵回江东去了。

在冷兵器时代,攻城战的难度非常大,这比在野外进行会战还要更困难,绝对是对一个将领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验。但是此时孙权的大将们都跟随周瑜去了荆州前线,只有他和张昭来到了合肥。苦无破城良策的孙权,情急之下就想率轻骑亲自去突击敌人,不过被手下死死劝住了。攻方统帅如果因为城池坚固、防守严密而久攻不克就在恼怒之下轻率出击,一旦不幸受伤、甚至丧命,就会导致整个战场形势瞬间逆转。蒙哥在钓鱼城下、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那既然攻城战这么不好打,那能不能只留下少部分兵力监视和牵制城中的敌人,而主力直接沿水北上呢?也不行。一是,补给很容易被城内之敌出城骚扰破坏。二是,一旦向北的进攻不利,会被在此处切断退路。于是局面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忽然一天夜里东吴巡逻兵抓获了二名曹军的送信人,搜出的密信上说 :将军张喜受曹操命令帅步骑军共4万人前来增援,目前已经到达雩娄(今固始县东南附近),距离合肥就三四天的路程了。孙权听后大惊, 他包围合肥已经100多天了,迟迟不能破城,军兵们早已经疲惫不堪士气低沉。 自己的孤军如果此时在坚城之下被内外夹击,恐怕就要立即一败涂地了。于是,他急忙命令连夜烧毁营寨,全军上船沿施水、濡须水退回了江东。

不久之后张喜的援军果然到了,不过根本没有什么4万人马,只有区区二三千而已。原来这一切, 都是曹操手下的扬州别驾蒋济在苦等援军不来的情况下,使出的一招无中生有之计。他伪造了张喜带4万人马前来增援的假消息,然后让人带信入城,他知道肯定会有送信人被抓住,信也会被发现,但他恰恰就是想要用这样一个假消息把孙权吓走,而孙权果然中计撤兵了。

孙权对合肥的第一次进攻,就这样戏剧性的草草收场了。此后余生,在每个寂静的夜晚,孙权想起这次退兵的时候,恐怕都会追悔莫及吧! 有意思的是,多年之后孙权在合肥城外又遭遇一场人生滑铁卢,一颗名叫张辽的将星从此耀眼于世,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