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
所著,不管是汉朝还是东晋所作,都说明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品种。
郭义恭
创作的
《广志》
中也记载了三种栗子:
栗有关中侯栗大如鸡子,梁州献栗径寸半,越中栗大如拳。
北魏晚期,
俪道元
在地理名著
《水经注》
中有过这样的记载:
汝水湾中有地数顷,上有栗园,栗小,殊不并固安之实也,然岁贡三百石以充天府。水渚即栗州也,树木高茂,望若屯云积气矣,林中有栗堂射埻,甚闲敞,牧宰及英彦多所游薄。
我们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记载,都在表明那时候的栗子种植面积非常大,品种多样,这说明当时的栗子种植技术已经成熟,一种成熟的作物种植法,自然是要入农书的,北魏末年,贾思勰在
《齐民要术》
中写了栗子的种植法:
栗,种而不栽。栽虽活,寻死。栗初熟离苞,即于屋内埋湿土中,埋须深,弗令冻。路远者以革囊盛之。停三日以上及见风日,则不可作种。至二月芽生,出而种之,芽向上乃生根。既生,数年不用掌近。三年内,每到十月,常须草裹,至二月渐解,不裹则易至冻死。仍用篱围之。其实方而匾者,他日结子丰满。树高四五尺取生子树枝接之。
到了唐朝时,已经非常普通又广泛,有多普通呢?
杜甫
在诗里这样写: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这时候关于栗子的品种也千奇百怪,比如
段成式
在
《酉阳杂俎》
中这样记载:
陈坚处士云:虔州南有渐栗,形如素核……李卫公一夕甘子园会客,盘中有猴栗,无味
魏晋南北朝到唐,品种大大增加,而且在种植技术上更加的成熟,这种成熟是完全的成熟,影响了后世很多年,就连明朝时候,农书和果艺类书籍,记载的栗子种植法还是参考和收录的
《齐民要术》
中的方法。
三、宋明以后,栗子辉煌
宋朝是我国各种农业大成熟的一个时代,很多农作物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完善,但栗子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栗子在以前就已经完全成熟,所以宋朝关于这个的记载竟然不是太多,说明当时没有什么创新的种植技术,宋朝时,多出现在诗词里。比如苏轼弟弟
苏辙
的七言律诗
《次韵王适食茅栗》
中这样写:
相从万里试南餐,对案长思苜蓿盘,山栗满篮兼白黑,村醪入口半甜酸,久闻牛尾何曾试,窃比鸡头意未安,故国霜蓬如碗大,夜来弹剑似冯驩。
当然了,也不全是诗词中写,《
物类相感志》
中写了吃栗子:
吃栗子于生芽处咬破些,吹气一口,剥之皮自脱。
《物类相感志》
的作者有争议,有说是
苏轼
的,但很大的可能是高僧
赞宁
托
苏轼
的名字写的,咱们这里不再考究。
到了明朝后,
王象晋
对栗子进行过总结,但由于各种技术已经成熟,他写的也只是前人的记录,并没有创新。
《群芳谱·果部·栗》
中开篇就引用了宋朝苏颂的
《本草图经》
对栗子的介绍:
栗,木高二三丈,极类栎。四月开花,青黄色,长条似胡桃花。实有房汇,大者若拳,小者若桃李。
当然了,他还是有自己的记录的:
栗,苞生,外壳刺如猬毛,其中著实,或单或双或三四,少者实大,多者实小。实有壳,紫黑色。壳内膜甚薄,色微红黑,外毛内光。膜内肉,外黄内白。八九月熟,则苞自裂而实坠。宣州及北地所产小者为胜。
到了现代,由于各种水果和干果的种类繁多,人们可供选择的太过丰富,栗子的普及程度反而比古时候要缩小了一些。但现代人们想吃时,还是要比古代方便不少,这就是发展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