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陈朝:安南属明时期的小插曲(下) | 中越情仇史43

2020-11-13 12:07:44 作者: 后陈朝:安南

明宪宗时期,越南史学家吴士连奉黎圣宗之命编修的《大越史记全书》,被称作越南版的《史记》

且不表张辅在安南镇压叛乱的手段是有多么狠辣恶毒,总之他在当地名声大噪,很有"张辽止啼"的功效。以至于后来安南叛而复安,安又复叛,明廷派谁都不好使,唯独张辅来了才管用。因而《明史 张辅列传》中记载"……交人(交趾人,即越南人)所畏惟辅"。

公元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八百将士冲击吴主十万大军,令孙权闻风丧胆。此后凶名传遍江东,人称"张辽止啼

陈季扩(重光帝)见力不能支,遂向张辅遣使"摇尾乞怜"。起先他已数次遣使向永乐帝请求册封,无奈其势孤力单,根本没有和明廷讨价还价的筹码。朱棣断然拒绝,且斩杀了来使(自己靠拳头打下的疆土,凭什么还给你?)。

这次,陈季扩的太傅阮表作为求封使节,又遭张辅扣押。张辅振振有词道:""先前遍寻陈王后人,他都不来响应,现在看来分明就是骗人的冒牌货。我此次奉命讨贼,不知其他。(求册封?免谈!)"

阮表则反唇相讥:"(明廷)内图攻取之计,外扬仁义之师。既许立陈氏子孙,又设置郡县,不惟掠取货宝,抑且残害生民。真虐贼也!"

大约是被戳中了痛点,无言以对的张辅恼羞成怒,拍案而起,喝令左右将阮表拉出斩首。这就如同"小羊喝水"的故事,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狼想吃你,怎么都能找到理由。

张辅回朝

但就在后陈朝摇摇欲坠、土崩瓦解的节骨眼上,安南的大煞星、大凶神张辅居然被明成祖召回了!原来明廷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七月,朱棣遣礼科给事中郭骥赴北元向本雅失里表达通好之意,结果被杀。

孛儿只斤·本雅失里(1384年—1410年),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之孙,1408年,被立为可汗蒙古帝国第22位大汗

朱棣闻讯大怒,即命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分别为左、右副将军,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领十万精骑北征。这一公四侯的豪华阵容与三年前成国公朱能领衔的一公三侯一伯的安南讨伐天团可谓不相上下(当时张辅已在安南平叛)。

说到丘福,其人号称永乐朝"靖难"第一功臣,他和朱能、张玉(张辅之父)就是朱棣的关张赵(姚广孝就是诸葛亮)。

由罗嘉良、唐国强主演的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中的丘福(戎装)

在大军出发之际,朱棣反复叮嘱众将务必小心,万万不可轻敌。大军出塞后,朱棣又连下诏令提醒丘福慎重进兵。

然而因明军未曾遇到有力抵抗,丘福逐渐将成祖的训诫抛诸脑后。同年八月,丘福撇下主力率千余骑兵先行,并在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以南击败鞑靼游骑。

他趁胜渡河又俘获鞑靼尚书一人,这鞑靼尚书向其诈称:"本雅失里闻大军北上,惶恐北逃,离此地不过三十里。"丘福对此深信不疑,急功近利、立功心切的他决定疾驰追击。

李远、王聪苦苦劝说不宜轻兵冒进,丘福却拒不采纳,坚持以鞑靼尚书为向导,催军前行。结果他们很快陷入包围,王聪战死、李远被俘杀,其余包括丘福、火真、王忠在内的一众明军统帅皆被一网打尽,后全部被处死。

败报传来,朱棣龙颜震怒,他将丘福削爵,全家流放海南后,决定御驾亲征。

王学圻在电视连续剧《大明风华》饰演的明成祖北征蒙古的剧照

张辅就是在这样的节骨眼被征召回朝,他在兴和(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拜见朱棣,并受命到宣府、万全练兵,督运北征事宜。